依據歐洲議會於2009年11月通過之決議,仿效家電用品能源標章精神之「綠色輪胎」標示新制將自本(2012)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凡是在2012年7月1日以後生產之輪胎,均需加貼此一標籤。
歐盟新制輪胎標示將註明輪胎之「燃油效率」、「濕滑路面抓地力」、以及「滾動噪聲」3項重要資訊,提供消費者於採購時之參考,尤其「燃油效率」之優劣對於能源消耗影響最直接,攸關小至駕駛人個人荷包,大至全球之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關係不可謂不大。新制輪胎標示亦比照家電用品能源標章,將耗油等級分成A至G共7級,其中A級表示最佳(耗油少)。
眼看該項新制即將生效,然主管機關的事前宣導似乎成效不彰,加上每年10月底至11月初即進入奧地利法定的冬季輪胎更換「旺季」,「奧國車輛駕駛人協會」(ÖAMTC)專家特別提醒,新制輪胎「綠色標籤」或「效率標示」(Effizient-Pickerl),除「濕滑路面抓地力」1項資訊之外,其餘均與行車安全無直接關聯,消費者在選購新胎的時候必須謹記在心,以免買到品質與材質性能不合用的輪胎。此外,ÖAMTC亦批評新制輪胎標示要求的3項資訊對於輪胎的「安全性」揭露仍然不足。ÖAMTC表示,該協會進行輪胎安全檢驗時,共計採用19項指標進行測試,其中有高達14項與「安全性」直接相關,歐盟新制輪胎標示,在這方面明顯不足。
另一方面,ÖAMTC認為,目前市售各種輪胎尺寸、效率等級之標示,僅由各大輪胎製造廠單方面自行設定,既非委託獨立的第3方或公正的檢驗機構負責,復缺乏統一標準難以比較,未來應該設法改善。
ÖAMTC為服務11月份起即將需要更換「冬胎」的會員,特別發表1項簡單易記的「4x4x4」口訣:一輛汽車宜使用輪胎4個同尺寸及廠牌的輪胎,輪胎使用年限不超過4年,輪胎紋溝深度大於4mm,如否即是該換新胎的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