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汽車製造商與零件供應商正加足馬力擴大產能,乘著經濟復甦的浪潮再起,特別是底特律三大車廠,拜新勞動合約之賜,支付的加班費比以往少,每周廠房運作時間卻能提高到120小時。
顧問公司Oliver Wyman資深合夥人哈伯(Ron Harbour)說,現在北美接近40%的車廠每周運作時間都超過80小時,遠高於2008年的11%。他說:「美國汽車業史上從未出現過如此高水準的產能利用率。」
底特律車廠在金融危機爆發後關閉了27座廠房,通用(GM)、克萊斯勒(Chrysler)更在政府援助下進行破產重整,但美國車市現已從2009年銷量僅1040萬輛的谷底逐步恢復。
美國7月汽車銷售折合年率達1580萬輛,遠勝去年同期的1420萬輛。美國汽車銷售2005年曾攀抵1750萬輛,當時汽車業雇員達92萬5700人,但去年只有64萬7600人。
銷售攀升加上產能緊俏,協助底特律車廠獲利大增,但曾經歷衰退並瀕臨倒閉的經驗,使車廠不願擴增廠房與設備,以避免在銷售下滑時拖累獲利。於是每家車廠都試圖將現有產線與人手的使用率發揮到極致。
三大車廠與美國聯合汽車工會(UAW)在一連串協商後達成的新協議,是提升產能的關鍵。據修改後的合約,車廠的大夜班與周末班加班費都比從前少,且許多工廠都靠增加第三班來減少加班時數。如今新進工人每小時薪資僅15元,遠不及老員工的28元。
克萊斯勒俄亥俄州托雷多廠過去兩年每周運轉六天、每天幾乎20小時,一天能生產約800輛Jeep Wrangler吉普車,但熱銷車款仍供不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