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府為縮減溫室氣體排放量,擬將引進「低碳汽車補助金制度」。韓國環境部氣候大氣政策官南光熙在「第6次環境、福利專家論壇」上表示,為至2020年將溫室氣體基線排放量(Business As Usual, BAU)縮減30%,將施行「低碳汽車補助金制度」,針對電動汽車無限提供補助金。
韓國環境部今年3月已修改「大氣環境保全法」,將2015年起施行「低碳汽車補助金制度」。環境部表示,為改變韓國喜愛二氧化碳排放量較高之中大型車款之消費文化以及加強韓國汽車產業之綠色技術(Green Technology),預計明年年初公佈「大氣環境保全法施行令」,依據排放量支援最多1,000萬韓元之補助金,以擴大普及電動汽車。相反地,依據二氧化碳排放標準,向一般汽車買主課徵最低50萬韓元、最多300~500萬韓元之環境改善負擔金,且將利用該筆環境改善負擔金收入來支付電動汽車補助金。
南政策官表示,韓國政府計劃至2020年將溫室氣體基線排放量(BAU)縮減30%,其中輸送(運輸)領域之縮減目標占整體溫室氣體縮減目標之34.3%,於是韓國政府集中構想以汽車為主之減碳方案,「低碳汽車補助金制度」也是其中之一。
針對「低碳汽車補助金制度」,業界人士意見紛紛。汽車業界預測,自施行「低碳汽車補助金制度」之2015年起低碳汽車銷售量會增加,但課徵環境改善負擔金影響,整體汽車市場將會萎縮。依據韓國汽車產業協會統計,排放量超過2,000cc之中大型車款及休旅車(SUV)比重達57%。因此,汽車業界批評政府未考慮市場環境,強行實施相關制度,反而使因內需不振而受苦之汽車業者承擔更多的包袱。韓國汽車產業協會也批評,韓國政府未完善充電站等相關基礎設施之情況下,急著推動汽車政策。另外,國機械研究院主任研究院鄭龍一表示,政府如何設定補助金及負擔金標準,便決定該制度之成功與否,因此應慎重考慮其標準。
目前,韓國環境部與產業通商資源部、汽車業者一同檢討二氧化碳減碳技術趨勢、溫室氣體縮減目標、近年汽車銷售量等相關資料,討論設計補助金及負擔金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