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汽車業發展概況(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根據烏國出口業聯盟之資料顯示,本年第1季烏國汽車出口較去年同期衰退28.2%。

 

根據烏國出口業聯盟之資料顯示,本年第1季烏國汽車出口較去年同期衰退28.2%,且巴西及阿根廷已不再是烏拉圭汽車主要進口來源國。另根據烏拉圭負責招商投資之Uruguay XXI資料顯示,2014年烏拉圭汽車出口較去年衰退約10%,共計1萬5,588台達2.3億美元,其中出口巴西成長13.5%,而出口至阿根廷大幅衰退50.9%。

目前烏拉圭鄰國巴西及阿根廷問題重重,在烏拉圭投資之各國廠牌均面臨經營困難,各自尋覓不同方式拓展南美市場,如吉利汽車(Geely)正朝向古巴出口;力帆汽車(Lifan)較為幸運與巴西客戶簽訂合作契約至今年10月,惟至此後則須重新談判新合約;起亞汽車(Kia)銷售下滑並降低產能;汽車零件業者矢崎公司(Yazaki)亦有競爭力不足之問題,日本總公司則已決定在巴拉圭設立新生產線,勢必影響在烏國之生產情形。此外,奇瑞汽車於本年5月20日自烏拉圭撤資後,該國學界檢討指出烏拉圭汽車業競爭力差,不具生產規模且產能低落,汽車暨汽車零件出口雖可獲政府提供10%退稅優惠,惟烏國汽車業仍不具競爭力。

另烏國鋼鐵業同業工會(Untmra)亦對外資企業造成壓力,如力帆汽車曾要求派遣中國大陸勞工赴烏國就業,而Untmra工會認為此舉將取代烏國勞工就業率,去年11月間號召成員霸占力帆汽車工廠數小時表達不滿,本案已移交該國勞工部審理;矢崎公司由於對工會組織運作情形不甚了解近期亦遭遇勞工罷工問題;生產安全氣囊之日本高田公司(Takata)則被認定刻意加入紡織類工會以支付較低之工資,烏國最高調解委員會裁定從事汽車相關行業均須支付汽車業薪資,並判定高田公司敗訴。

另查目前巴拉圭經濟展望頗佳,巴國人力充沛且薪資係烏國1/4,目前已有傳言未來幾年鄰國對烏國訂單不斷減少,而均在向巴國要求報價,可作為我國廠商布局南美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