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倘簽署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國產汽車公司將面對嚴峻挑戰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馬國成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成員國,生產國產汽車的第一國產車公司「普騰」(Proton)及第二國產車公司「靈鹿」(Perodua Kancil),將須面對嚴峻挑戰,包括提昇競爭力、生產力、效能及汽車品質。(2015-11-16)

 

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長慕斯達法表示,一旦馬國成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成員國,生產國產汽車的第一國產車公司「普騰」(Proton)及第二國產車公司「靈鹿」(Perodua Kancil),將須面對嚴峻挑戰,包括提昇競爭力、生產力、效能及汽車品質。



普 騰和靈鹿汽車公司在國內汽車市場占有率雖超過50%,倘馬國簽署TPP協定,這兩家公司除須提昇競爭力和汽車品質外,且須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目前國產車出 口能力不足,且出口額僅10億馬幣(約合2.28億美元),尚不成氣候。馬國汽車市場開放,對國內消費者也是好事,屆時渠等將擁有更多汽車款式可供選擇, 車價也具吸引力。





慕斯達法透露,根據大馬與個別國家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自泰國進口汽車已不須徵收進口稅;同樣的,由2016年1月起,根據大馬與日本和澳洲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從日本和澳洲進口汽車也不須課徵進口稅。前述協定皆在大馬成為TPP成員國前落實。



此 外,大馬倘簽署TPP協定,將能與墨西哥、加拿大、秘魯和美國締造免進口關稅的優惠便利,對馬國的電子與電機、棕油、橡膠和木材出口有利。加入TPP後, 馬國的進口稅收將會減少,然同時間,馬國電子與電機出口至美國、汽車零組件出口至墨西哥、木材出口至日本、橡膠出口至加拿大等市場也將享有零關稅優惠,大 馬拓展TPP成員國市場版圖則更大。



針對TPP協定中的國家爭端解決機制(ISDS)會否導致外國企業因故起訴馬國政 府時,慕斯達法部長認為,目前13個與大馬締造自貿協定的國家,其中有8國已在ISDS機制下運作,加入TPP協定後,外企是否將起訴馬國政府,已不是什 麼新鮮事。渠強調,馬國的衛生和公共安全領域,是外企絕不能在ISDS機制下干預或有所質疑的。



慕斯達法部長另 稱,TPP成員國的企業未來出現在大馬市場,並不表示大馬將重新被外國人「殖民化」和控制,這些外國企業早已在政府落實吸引外資的政策下前往馬國投資。馬 國各領域專業人士如今也在紐西蘭、澳洲、新加坡和汶萊工作,這並不表示大馬已殖民化這些國家。截至2015年6月止,馬國企業在海外的投資額高達 5,220億馬幣,高出外資在大馬的投資額(4,770億馬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