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於本年6月29日訪問印尼,與印尼總統佐科舉行雙邊會談。雙方在會上談到恢復印尼國產車計畫,及重啟東協汽車計畫的事宜,探討雙方能否合作生產汽車,進軍東協市場。
馬來西亞國產車寶騰(Proton,當時稱普騰) 和印尼獲政府支援的私人企業PT Adiperkasa Citra Lestari於2015年2月簽署諒解備忘錄,以合作研發及製造印尼國產車。當時馬哈迪和佐科正是該簽署儀式的見證人。根據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合作展開為期六個月的可行性研究,探討兩家公司可以進行合作的領域,包括協助印尼製造國產車的可能。當時馬哈迪表示,寶騰希望透過與印尼聯營,把生產印尼國產車擴展成製造「東協汽車」,以進軍全球市場。不過要成為東協汽車,必須先得到東協各成員國的同意。
馬哈迪於1983年擔任首相時期主導創立了寶騰,希望借由創建國家級的汽車公司,生產及外銷汽車到東南亞及其他地區。不過,寶騰多年來並未在馬國以外的市場有太多斬獲,近年來更是因為經營不善而負債累累。去年寶騰將49.9%股權賣給中國大陸吉利汽車公司後,馬哈迪曾大表不滿,還多番批評納吉政府。然而,素有「寶騰之父」之稱的馬哈迪,一直沒有放棄發展馬來西亞國產車。今年5月希盟在大選中勝出,讓馬哈迪政府考慮打造全新的國產車品牌。(2018-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