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凱泰:裕隆獲利 拚五年新高(聯合理財網)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昨(31)表示,今年裕隆集團旗下45家汽車事業整體,總營收上看2,800億元,獲利將在180億元以上,比去年成長兩成,將創集團近五年來新高紀錄。

智慧節能 免徵電動車輛貨物稅(台灣醒報)
 

財政部今天表示,自本周五起,3年內購買完全以電能為動力的電動車輛並完成登記,將免徵該車輛貨物稅。財政部官員表示,馬英九總統今(26)日所公布貨物稅條例修正條文,是有鑑於石油價格高漲及全球暖化嚴重,希望發展節能交通工具。

中國經營報-高風險的汽車出口計畫(工商時報)
 

日前,來自中國商務部相關負責人的一句話,引發了業界的極大關注。商務部機電和科技產業司副司長支陸遜在某論壇上表示,北京汽車限牌政策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國內其他城市為應對交通堵塞採取包括限制購車在內的調控措施,這對汽車業已經膨脹的產能將產生巨大的壓力,「而在產能過剩危機面前,將逼迫我們的汽車企業加快國際化進程,也就是加快出口步伐。」同時,支陸遜還表示商務部將採取積極措施,推動汽車出口。此言一出,業界普遍認為,這將對中國汽車企業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提供機遇和條件,而企業們也適時地祭出了自己在新一年裡的出口計畫。

美車業研發「會說話的車」 盼降低車禍發生機率(鉅亨網)
 

美國汽車業正研發一個安全系統,它會利用先進 WiFi 信號及 GPS 系統,讓路上的汽車彼此溝通,然後車子便會警告車主潛在的撞擊風險。《msnbc》報導,福特 (F-US) 在華府汽車展之前,向官員及媒體展現這項科技。此項科技將每秒傳送多重訊息,告知車輛的方位、速度、剎車及轉向情形。

中汽協:2010年客車市場需求呈快速增長(鉅亨網)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信息網1月26日消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10年,客車銷售41.45萬輛,同比增長27.66%,產銷率99.28%。在客車主要品種中,大型客車增速最為明顯,共銷售7.58萬輛,同比增長43.15%;輕型客車增速居次,共銷售26.04萬輛,同比增長28.06%;中型客車增速相對略低,共銷售7.83萬輛,同比增長14.47%,從產銷率來看,輕型客車最高,達到99.77%,大、中型客車分別達到98.31%和98.49%,略低於上年。

中國去年新車投訴增加 九成來自兩年內新車(鉅亨網)
 

汽車質量投訴報告顯示,2010年新車投訴量超過汽車投訴總數的50%,九成以上投訴是來自於購車兩年內出現問題的車輛。中新社援引新京報1月25日報導,日前,中國質量協會用戶委員會和車人網聯合發布的《2010中國汽車產品質量與服務質量投訴分析年度報告》顯示,2010年新車投訴量超過汽車投訴總數的50%;行駛里程在1萬公里以內的投訴占到45.17%。

北京二手車交易跌至冰點(鉅亨網)
 

據經濟參考報1月27日報導,北京治堵新政出臺之后,二手車過戶已經暫停。記者在走訪二手車交易市場時發現,市場顯得異常冷清,經銷商已處於放假狀態。業內人士坦言,二手車市目前已跌至最低谷。2010年12月23日北京出臺治堵措施,其中規定,購買二手車無法取得舊車的車牌,也需要參加搖號,這對二手車市場造成很大沖擊。

美國電動車締造車壇2大重要里程碑
 

美國2010年第二季見證了電動車市場的兩件大事:首先是Tesla成為1956年Ford車廠以來,第一家在美國股票市場IPO的美國車廠。第一天漲幅8%也代表了美國投資人對Tesla未來的期待。第二個令人興奮的消息是GM車廠公布了Volt的預售價格,這代表了經過三年的研發之後,GM集團推出自主電動車型終於進入倒數計時階段,我們距離「電動車時代」又更近了一步。

中汽協秘書長董揚:汽車業最大挑戰是石油(鉅亨網)
 

中汽協秘書長董揚表示,汽車行業最大挑戰是石油問題,此外,零部件技術、政策的持續性對於行業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據中國證券報1月26日報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近日表示,汽車行業最大的挑戰是石油問題,隨著石油對外依存度的提高,將對汽車節油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則發展不可持續。

北京明年推廣3萬輛私人電動車(鉅亨網)
 

預計到2012年,北京市將推廣3萬輛私人電動乘用車,同時將在十二五期間試點用太陽能、風能為汽車充電。中新社援引京華時報1月25日報導,昨天,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市長郭金龍一行來到位於航天橋的電動車充、換電站視察。記者了解到,預計到2012年,本市將推廣3萬輛私人電動乘用車,同時將在十二五期間試點用太陽能、風能為汽車充電。

中國一季度汽車產銷增速將明顯回落(鉅亨網)
 

據中國證券報1月26日報導,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聯合新華信國際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發布的中國汽車行業景氣指數顯示,2010年四季度,汽車行業景氣指數為103.2(100為基準),與上季度相比下降1.6點,行業景氣指數繼續小幅回落。由於2010年一季度基數較高,加上政策變化使部分購車者提前消費,預計2011年一季度汽車產銷增速將明顯回落。

北京去年汽車銷量超90萬輛 透支消費40萬(鉅亨網)
 

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顏景輝表示,北京去年汽車銷量超過90萬輛,北京這兩年間已透支消費近40萬輛汽車。中新社援引京華時報1月24日報導,繼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表示北京去年汽車銷量為89萬輛之后,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顏景輝前天又給出了新數字。

吉利聯手富士康 將造新能源車和智能車(鉅亨網)
 

吉利聯手富士康,將發展新能源車與智能汽車。中新社援引北京晨報1月25日報導,最近,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楊健透露,已與富士康集團接觸,將發展新能源車與智能汽車。據了解,當前吉利集團正在加速推進電動汽車的研發和上市進程,雖然吉利目前已經有IG太陽能電動車、EK-2熊貓高性能電動車、GPEC插入式混合動力車及GSG吉利智能啟停系統等新能源車型,但均未批量生產和上市銷售。有業內人士認為,吉利主要是在核心技術上的欠缺所致,這也是吉利與富士康謀求合作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審核結果出爐 北京備案車輛總數逼近5萬輛(鉅亨網)
 

中新社援引北京日報1月25日報導,昨日,北京市最後一批小客車備案審核結果出爐,全市總計合格備案車總數超過49920輛。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表示,對於經銷商最後一次提交的個人訂購小客車備案身份證明等相關材料,相關部門已進行了審核,并對上批公布不合格的備案信息進行了調整,請申請者登錄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信息系統查詢核實。

2011年北京預計賣50萬輛新車 相當於08年銷量(鉅亨網)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羅磊表示,2011年北京預計賣50萬輛新車。這一數字將回歸到2008年時京城汽車銷量水平。中新社援引新京報1月25日的報導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昨日表示,預計2011年24萬張搖號產生的牌照將能出現50萬輛的新車銷售結果。

102年公司歷史上 通用中國汽車銷售首度超越美國(鉅亨網)
 

通用汽車公司說,在102年公司歷史中,去年在中國的汽車與卡車銷售數量,首度超越了在美國的銷售數量。該公司在中國售出235萬輛汽車,較在美國銷售數量多出約13.6萬輛。

豐田連3年 全球銷售王(工商時報)
 

儘管日本豐田因為全球召修事件而焦頭爛額,但去年全球汽車銷售仍然連續第3年登上全球汽車龍頭寶座。至於美國通用走出破產重整的低潮後急起直追,緊跟在豐田後面。豐田公佈其2010年全球汽車銷售量,包含卡車品牌Hino和小車品牌Daihatsu在內共賣出842萬輛,成長8%;主要是其在中國和扣除日本的亞洲地區銷售,分別穩固成長19%和24%所帶動。

歐盟對卡車制造商展開反壟斷調查(鉅亨網)
 

歐盟委員會18日稱,已經開始對卡車制造業展開反壟斷調查,涉嫌企業包括斯堪尼亞公司、曼恩公司、戴姆勒公司以及菲亞特工業等。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稱,委員會有理由相信相關的卡車制造商可能已經觸犯了歐盟有關禁止企業聯合及限制企業商業活動或濫用市場主導地位的反壟斷法。

日本汽車2010年中國市場份額縮水(鉅亨網)
 

《日經新聞》1月18日報導,日本汽車制造商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份額正在下降,沒有一家日本品牌車型進入中國2010年十大最暢銷車型排行榜。日本2010年的中國汽車市場份額較2009年下降了兩個百分點,將觸及22.7%。雖然在2009年,豐田汽車的凱美瑞和花冠、以及本田汽車的雅閣出現在了2009年中國十大最暢銷車型排行榜,但是,日本車型卻無緣2010年排行榜。

克萊斯勒與美環保局合作 推出水壓式混和動力車(鉅亨網)
 

美國環境保護局 (EPA) 與克萊斯勒集團(Chrysler)周三聯合表示,克萊斯勒集團正在研發一種新混合動力小型休旅車,該款車驅動力不使用電池或電動馬達。克萊斯烙表示,明年底之前就會製造出一款依靠抽水式水壓作為驅動力的Town and Country休旅車,不必再使用昂貴的電池。

專家疾呼:自主創新仍是中國汽車工業軟肋(鉅亨網)
 

包括2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近千名專家呼吁,只有自主創新才能實現中國從汽車產銷第一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轉變。據經濟參考報1月20日報導,中國汽車私人消費的興起,使之成為全球各知名汽車品牌青睞和爭奪的熱點市場,也推動了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然而,在世界汽車第一產銷大國的招牌之下,中國汽車產業卻顯得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