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飆升 車商扛不住!國產、進口車下半年售價喊漲幅度 (自由時報)
 

台灣車市近3個月頻頻繳出不俗的銷售成績,但這股買氣能否延續,進而突破去年國內的新車掛牌數?從各大車商一片「新車售價喊漲」的情況來看,似乎仍充滿變數。

汽車舊換新 退稅有眉角 (經濟日報)
 

南區國稅局提醒,車主要留意換購的「新車」是否符合申請減徵退還貨物稅資格。

BMW電動車產線 擬移中國大陸 (經濟日報)
 

德國寶馬(BMW)集團,打算將電動MINI的生產線,從英國轉移到中國大陸, 這對英國想要成為全球零排放汽車製造中心的希望,造成重大打擊。

「沒在中國做電動車」鴻海曝台泰美產能布局 (自由時報)
 

鴻海沒在中國做電動車,目前持續推進台灣、泰國、美國的產能布局,也正與印度、印尼洽談打造在地電動車生態系。

中國大陸前3季電動車 銷量年增113.2% (聯合報)
 

今年前三季,中國大陸新能源車銷量數據出爐,新能源車持續成為優勢產品。今年1-9月新能源乘用車大陸零售387.7萬輛,年增113.2%,形成逐月趨勢性上升的走勢。

中國大陸10月乘用車銷量 估年增11% (工商時報)
 

中國大陸乘聯會預估,10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年增11.4%至191萬輛,其中新能源車零售銷量年增73.5%至55萬輛,滲透率約28.8%。

現代電動車 美首座廠房動工 (工商時報)
 

現代汽車集團今年5月宣布,將投資55億美元在喬治亞州新建電動汽車廠。據悉,新廠原定於明年上半年開工、2025年投產,但受拜登政府通過《通膨削減法》影響而提前動工。

華德動能中港廠產能提升 拚2025年電巴滲透率35% (中央社)
 

華德動能表示,台中中港新廠明年日產能約2輛、年產能上看600輛,估2025年日產能約3輛、年產能上看1000輛,力拚在台灣電動巴士市場達35%滲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