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特斯拉 7車廠另建充電網(工商時報)
  全球七大汽車製造商26日宣布,他們將合資成立一家新公司在美國提供電動車充電服務。此舉既能讓這些車廠爭取到拜登政府提供的補助,也將挑戰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在充電領域的霸主地位。
福斯評估採用 NACS版圖再壯大 (工商時報)
 

德國汽車巨擘福斯(Volkswagen)正跟美國電動車商特斯拉(Tesla)談判,採用後者「北美充電標準」(NACS)技術。福斯旗下電動車充電網路事業Electrify America已同意使用NACS。外界看好特斯拉朝一統美國充電標準又邁進一步。目前包括通用、福特、Rivian和Volvo等車商,還有充電站營運商ChargePoint等,已經在過去數周內,跟特斯拉簽約採用其充電設計。

成運電巴 整廠輸出巴拉圭 (工商時報)
 

台灣電動巴士產業瞄準全球市場全力開搶,成運汽車看好中南美洲商機,將在巴拉圭以合資模式設立電動巴士廠,預計整體投資規模約40億元,成運希望取得51%股權,除直接供應巴拉圭市場,也將以此作為外銷鄰近國家的生產據點。

車用需求強 Stellantis示警晶片荒恐捲土重來 (中國時報)
 

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近日警告,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加劇、電動車需求攀升,半導體短缺問題恐再度捲土重來,目前晶片荒緩解情況可能僅是短暫現象。

日系車第一家日產加入特斯拉充電陣營 (工商時報)
 

日本車商日產宣布其電動車在美國與加拿大的充電標準,從美國政府主導的「組合充電系統」(CCS)轉向特斯拉(Tesla)的「北美充電標準」(NACS),成為首家採用NACS的日本車商。

鴻海聯手德國ZF 強攻車用 (工商時報)
 

鴻海24日宣布,與全球最大汽車供應商之一的德國ZF集團,在乘用車底盤系統建立新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各持有50%股權,這一項合作將加速並擴大雙方與頂級汽車客戶以及相關供應鏈商機。

鋼價觸底 鋼鐵人Q4向錢衝 (工商時報)
 

今年來鋼市疲軟,相關族群上半年業績普遍衰退,不過市況已到低點,隨著國際各大鋼廠紛紛調漲8、9月價格,大陸官宣要救房市,提振鋼鐵市場需求,可望以「金九銀十」姿態進入第四季;鋼廠營運轉旺,包括中鋼、中鴻、燁輝、盛餘、美亞等業者可望受惠,第四季業績將轉強。

休旅車大戰 和泰、中華、裕日車9月推新車款搶市
 

國產休旅車市場大戰9月引爆。和泰車、中華車、裕日車將在9月推出全新休旅車款,第4季車市戰情升高。

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搶灘 打國際盃 (工商時報)
 

在中國出口下滑背景下,汽車出口卻逆勢上揚成為亮點,尤其新能源汽車搶占包括歐盟、東南亞在內的國際市場。數據顯示,去年在歐洲銷售的電動汽車中,有16%從中國進口。

成運快充電巴 拚外銷巴拉圭 (工商時報)
 

成運力拚成為繼唐榮外銷中美洲友邦瓜地馬拉後,另一電動巴士整廠輸出中南美洲友邦的業者。

鴻海攻電動車 美國俄州廠動了 (經濟日報)
 

外電報導,鴻海啟動美國俄亥俄州電動車工廠產能建置,預計年產能達35萬輛,並已向當地政府提出申請。這是鴻海俄州廠首度提出建置產能計畫,透露鴻海可能在新客戶與新訂單大有斬獲,因而大舉擴產以因應需求,可望在2024年大量出貨,衝刺營運。

特斯拉 賣贏德車廠總和 (經濟日報)
 

特斯拉在全球電動車競賽中可謂遙遙領先,連汽車大國德國都難望其項背。

中國大陸H1汽車出口超強 年增73% (工商時報)
 

乘聯會祕書長在微信發文指出,6月中國大陸汽車出口量年增61%至41萬台,當月出口繼續保持歷史高位走勢,相對於中國大陸境內汽車銷量逐步復甦,出口市場表現依然「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