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一度的巴黎車展14日揭幕,歐洲大車廠向來都會利用這場盛會展示最新設計與最新技術,但今年有個關鍵差異:價格。為迎接歐洲碳排新規與中國大陸激烈競爭所帶來的「電動車寒冬」,歐洲車廠正規劃今、明年將推出多款平價電動車,盼能度過不景氣。
本田公司集團旗下首家純電動汽車(EV)專用工廠在大陸武漢11日開始生產。工廠將負責生產新款轎車「靈悉L」及新品牌「燁」系列,年產能約12萬輛。
路透報導,福斯第3季在全球最大車市中國的交車量,重摔15%至71萬1,500輛,拖累同期全球交車量滑落至217.6萬輛。福斯旗下的保時捷品牌,上季在大陸的交車量年減約19%至1萬3,279輛,下探近十年來最低同期水準,尤其是電動車Taycan在當地的銷量更暴跌47%,顯示大陸消費者正縮減奢侈品支出。
豐田、本田和日產三大日系車企陸續公布9月在大陸的新車銷量情況,受大陸電動車滲透率持續攀高擠壓,三家日系車企在陸銷量均驟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本田,9月銷量年減幅高達四成。另據德國之聲電台網站報導,德系豪車品牌寶馬和賓士在中國市場銷量亦大幅下滑。
德國高端汽車製造商BMW和賓士在中國市場銷售日益疲軟,與去年同期相比,BMW今年7至9月的交付量下降近30%,低於14.8萬輛,賓士的銷量則下降13%,略高於17萬輛,這意味中國市場的表現弱於世界其他地區。
政府祭出國產車自製率的要求後,國產車的銷售表現同步衰退,除和泰車仍維持成長之外,包括中華車、現代汽車、三菱、日產等品牌9月銷售量都較去年同期明顯衰退,進口車則是全面成長,雙B、LEXUS、TESLA等單月銷量都有二位數成長,和泰車與汎德永業等受惠最大。
受經濟疲軟影響奢侈品支出,以及大陸年輕人轉往消費本土品牌等因素影響,賓士和BMW集團公布今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在大陸的銷售額暴跌,賓士集團年減13%,BMW集團年減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