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連環發 電動車市規模看增37%(工商時報)
  今年電動車激戰!多個品牌首度導入全新電動車款,可說火力全開新車齊出,以去年全年純電車銷量2.55萬輛,前九月領牌已達2.88萬輛,超越去年全年電動車市場規模,估今年電動車全年市場將可達到3.5萬輛,年增逾37%。
中國大陸促消費政策刺激 汽車零售增長20%(中央社)
  中國當局9月底以來推出一連串政策振興經濟與刺激消費下,股市大漲,房市止跌,車市也回溫。最新數據顯示,10月1至13日,中國大陸乘用車(客車)市場零售82.3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20%。
歐盟10月31日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 稅率高達45.3%(鉅亨網)
 

鑒於中國國家補貼不公平地削弱歐洲汽車製造商的利益,歐盟週二 (29 日) 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正式開徵最高 35.3% 的反補貼稅至少 5 年,這些關稅是在目前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徵收 10% 關稅基礎上加徵的,合計一般關稅後最終將達 45.3%。

貨物稅第12條修正行政院通過 財部拚年底修法挺無障礙乘車(時報資訊)
 

為照顧身心障礙者及行動不便者的需求,建構無障礙友善乘車環境,行政院周四第3924次院會討論通過財政部擬具的貨物稅條例第12條修正草案,延長購買復康巴士及載運輪椅使用者車輛免徵貨物稅期間5年,自114年1月1日至118年12月31日。財政部表示,將會同衛生福利部及交通部積極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溝通上開修正法案,期於本年底前完成修法。

受內捲、價格戰拖累 陸前九月汽車業利潤率僅4.6%(聯合報)
 

儘管大陸汽車行業因為電動車而爭霸全球,不過大陸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27日發布報告表示,今年前九個月,汽車行業利潤率僅4.6%,相對於下游工業企業利潤率6.1%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仍偏低。顯示車市內捲與價格戰競爭下,車企利潤持續變薄。

三陽汽車銷售 傳捷報(經濟日報)
 

三陽工業(2206)代理的汽車品牌現代(Hyundai)業績不斷成長,旗下汽車總經銷南陽實業總經理徐伯達昨(25)日宣布,現代品牌今年銷售有望提前達到銷售2.3萬台完成連續五年正成長,明年力拚銷售台數再成長,朝著2.4萬台目標挺進,要完成連續六年再攀升。

歐盟新車銷量 連二月下滑(經濟日報)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22日公布數據顯示,歐盟9月新車銷量年減6.1%,因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主要市場銷售停滯。但其中一大亮點是上月油電車銷量占比達32.8%,單月市占率首次超越燃油車。

特斯拉上季獲利超預期 2025年汽車銷量至多成長30%(工商時報 )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上季獲利意外優於市場預期、毛利率上揚,且電動皮卡Cybertruck首度獲利,執行長馬斯克樂觀預期2025年汽車銷量至多成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