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電動車年產量 首突破千萬輛(聯合報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截至昨(十四)日,今年以來,大陸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一千萬輛,雖然距離年底還有一個半月,該數據已比去年全年九五八點七萬輛的產量增長百分之四點三。同時,大陸也成為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達一千萬輛的國家,預計到今年底還有望超過一千二百萬輛。

和泰車 樂觀今年車市46萬輛(工商時報)
 

車業龍頭和泰車(2207)27日舉行法說會,對國內整體車市買氣看法維持樂觀,全年新車總銷量有望逼近46萬輛,優於年初預估的45萬輛水準。但和泰車意外下修自家今年新車銷量預估,從年初的17萬輛降至16萬輛,市占率目標也從37.8%下修至35%,主要是受限原廠供應不足影響,有上萬張的訂單無法交車。

年底衝銷量 車市價格戰再起( 工商時報 )
 

2024年僅剩最後一個多月,大陸各大車企為了衝刺銷量,紛紛祭出限時優惠政策,其中,電動車大廠特斯拉25日打出限時優惠政策,即日起至今年12月31日止,Model Y限時交付尾款可以省下人民幣(下同)1萬元,售價23.99萬元起,還可享有5年零利率。其他車企則打出折扣或零首付零利率,一時間價格戰煙硝味四起。

裕隆:Q4銷量可期 台今年車市銷量目標44萬台不變(時報資訊)
 

裕隆(2201)周三召開線上法說會,裕隆說明,因多款熱門車型在第四季即將進行改款和版本更新,消費者產生預期心理對車市銷售帶來一定程度影響,而預估全年台灣汽車銷量台數維持約44萬輛不變。其中11月銷量預期會隨n7 LR長程版交車啟動而成長,預估n7上市滿周年可達交車1萬台目標。

跨國車企在陸淨利大減 千萬輛多餘產能待去化(經濟日報)
 

跨國汽車公司在中國大陸市場面臨銷量下降和利潤壓縮雙重挑戰,平均每年約200億美元(新台幣6,556億元)的利潤空間正受到威脅。瑞銀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指出,2023年跨國汽車公司在大陸市場賺取的淨利潤年減32%,2024年上半年又年減44%。

川普2.0時代來臨 電動車開大門走大路(經濟日報)
 

川普2.0時代下,美國電動車市場雖可能出現政策逆風,同時馬斯克也取得「政府效率部」官職。法人認為,電動車適合作為主題式投資,尤其明年特斯拉新款電動車即將推出,有望掀起搶購風潮,後市將帶動電動車ETF掀起一波買氣。

歐洲車市買氣不見起色(經濟日報)
 

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最新的銷售數據,歐洲10月的汽車銷量儘管不再下滑,但依舊不見太大起色,今年來的電動車銷量也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