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院校陸續開學,要通勤方便怎麼辦?騎機車不失是個好方法。面對滿18歲後人生的第1輛車,「實用」是挑選車款首要條件。
交通部公布最新「機車使用狀況調查」,調查顯示103年底有41萬輛)機車未被使用,並以「輕型」機車不使用率5.5%最多。機車不使用原因以「暫時沒有使用」占70.8%最多,「不堪使用」占23.9%次之。機車已不堪使用者卻沒有到監理單位辦理完成牌照報廢手續者達62%,也有3成4的機車車主表示,若大眾運輸便捷願意改搭公車捷運。
大學生「共乘」風氣興盛,光是文化大學,就擁有超過4000人共乘專頁;6名年輕人從中看見商機,首創「Let’s Ride」APP,8月於淡水地區推出機車共乘服務,「隨時隨地」叫車,省下通勤時間,晚歸也有接駁選擇,低廉費用更成一大誘因。
行政院昨公布溫室氣體減量「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DC)」目標,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量50%;應邀來台的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宣胡博表示,台灣要達此目標,可推廣電動機車取代燃油機車、發展離岸風力、房屋建材以木材取代水泥,或許有助減少碳排。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為加速淘汰二行程機車及鼓勵新購電動二輪車,爰於今(104)年7月20日訂定淘汰二行程機車及新購電動二輪車補助辦法,苗栗縣政府環保局亦訂定104年度「淘汰二行程機車並新購電動二輪車」及「新購電動二輪車」補助作業原則,補助期程自104 年7 月22 日起至104 年12 月31 日止,每輛可申請3,900元~10,400元不等之補助金,詳情請至苗栗縣政府環保局網站(http://www.mlepb.gov.tw/ch_index.php)查詢。
民眾騎乘機車的最多用途是什麼?根據交通部調查103年台灣民眾機車使用情形,去年機車騎士平均一天行駛里程為11.5公里,平均每星期行駛4.9天,平均一天行駛時間為51.8分鐘,均較100年調查減少。而機車最主要用途以「通勤(學)」最多,占56.3%,其次為「購物」占21.5%,其餘用途則均未達1成;若按車種別來分,輕型及普通重型均以「通勤(學)」為最主要用途,大型及重型則以「休閒娛樂及旅遊」為主要用途。
高雄市長陳菊24日出席國際生態交通論壇時,宣布高雄將主辦2017年「全球生態交通盛典」(EcoMobility World Festival)。這項活動為ICLEI國際生態交通聯盟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大型盛會,目的在透過整整一個月的活動、交流論壇,讓汽機車退出街道,並且讓居民和遊客享受沒有汽機車的開放道路,體驗各種綠色運輸及參加社區活動。交通局表示,預計將在哈瑪星打造生態交通示範區。
不用的機車椅墊竟能變身時尚皮件!由文化部主辦的2015文創之星創意加值競賽,昨(23日)舉行頒獎典禮,奪下主題競賽文創事業組第二名、夫妻檔楊以勤、吳協衡組成的創意團隊,回收全台廢棄機車椅墊,巧思縫製成創意皮件,飄散在地台灣味。
台北市停管處表示,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3段西側等14條路段,自30日起實施「機車退出騎樓、人行道」措施,總計長度約1.86公里,並將加強取締違規停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