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內銷旺 機車內銷旺 全年拚創新高(工商時報)
 

機車業者大打「優惠即將結束」廣告,刺激消費者提前購車,引爆年終機車銷售潮,機車業者二度上修全年機車總體內需市場預估值至97萬輛,改寫20年新高。龍頭光陽工業估全年機車內銷將突破36萬輛,改寫歷史新高。

機車改電動車是未來方向(中國時報)
 

台南市整年空汙平均數值比高雄嚴重,占全台第4。近年在政府要求下,工廠汙染排放已減量,反而汽機車因數量增加,造成行動汙染源的汙染量提升,未來逐步將機車全面改為電動車,將是號稱「機車島」的台灣首要思考方向。

搶搭高補貼末班車 11月機車銷售 爆8.9萬大量( 工商時報)
 

搶搭機車汰舊換新高補貼末班車,11月國內機車市場出現「暖冬」效應,市場規模較前月逆勢大增,銷售爆出近9萬輛大量。龍頭光陽在平價車款放量交車推升下,11月銷量大增35%;Gogoro單月掛牌6,664輛、市占率7.5%,雙雙改寫台灣電動機車史里程碑。

機車業:外銷恐失競爭力(工商時報)
 

政府畫下2030年禁售燃油機車紅線,並打算祭出逐年縮減燃油機車牌照發放的手段,傳統機車業者聞訊哀嚎,認為過於激進倉促,不僅將讓台灣機車銷售窒息,更將因缺乏內需市場支援下,讓產品外銷失去競爭力。

政院拋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機車 電動機車業 期待又怕受傷害(工商時報)
 

經濟部長沈榮津日前召集台灣主要機車業者,傳達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機車的決心,並拋出將逐年限縮燃油機車發牌數構想。經部評估,未來電動機車業產值可達378億元,業者亦樂觀看待台灣每年電動機車銷售上看500億元。不過儘管政策力挺展,電動機車業者仍有隱憂,直言政府存有帶動「動力電池100%國產化」的幻想,在國產電池芯不具國際競爭力下,若未來電動車產業政策納入電池國產化的規定,將困住台灣電動機車的發展。

三陽機車外銷 5年拚增4倍(工商時報)
 

三陽工業強力拓展海外市場,董事長吳清源訂出5年機車外銷量成長4倍,達到1年80萬輛的高目標,除加速新機種開發上市進度外,更積極爭取為國際大廠代工;繼成功拿下義大利蘭美達(Lambretta)、法國寶獅(Peugeot)機車代工訂單後,三陽再下一城,與開發出三輪速克達的歐洲Quadro攜手,合資設立Nuvion新品牌拓展全球市場。

Google Map推出機車導航 未來將開放更多國家(新頭殼新聞)
 

時常使用Google Map的用戶,相信一直以來對它都有著相同的詬病,就是為何規劃路線與導航沒有機車模式,選單中擁有只有汽車、大眾運輸、腳踏車以及步行,而今日根據Android Police顯示,已有印度網友發現,Google Map出現了機車模式的導航,然而目前只有在印度推出。

機車年終加碼 最多省逾萬元(中國時報)
 

今年車市受惠汰舊換新促銷、政府補助等逼出換車潮,11月機車銷售衝破8.9萬台,包括光陽、三陽及山葉都大幅成長,年終也全都乘勝出擊,部分加碼若配現金購車優惠等可省破萬元多,業者預估,加碼登場後,今年總市場可望高達95萬台。

改善移動空汙 行政院:2019汰換百萬輛二行程機車(聯合報)
 

為解決空汙問題,行政院計畫在周四院會通過「空汙法」修正草案,送國會審查,草案內容包括加重罰則和加速淘汰老舊車輛等,2019年底前全面汰換100萬輛二行程機車。

資策會應用展示新技術 「智慧機車安全警示系統」(經濟日報)
 

資訊月展覽是台灣最大型的消費電子展,也是資訊教育最重要的舞台,為了讓大家能更瞭解台灣資訊的豐沛能量,交通部特別邀請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智慧系統研究所(資策會系統所)展示智慧機車安全警示系統。

高雄市將在2019年全數汰換二行程機車(聯合報)
 

高雄市為改善空汙多管齊下,除了針對工廠制定加嚴標準,針對移動汙染源,也持續補助二行程機車及柴油車汰換。環保局統計,目前全市200萬輛機車中,仍有20萬輛老舊二行程機車,估計有一半還在使用中,另一半則未使用也未報廢,希望配合行政院改善空汙7重點,在2019年全部汰除。

二行程報廢換6期機車 市府加碼補助1200元(自由時報)
 

環保署推動報廢二行程、換購六期機車補助,市長鄭文燦昨天宣布,桃園市即日起加碼補助一千二百元,車主連同環保署補助,最高可獲得三千二百元補助金,年底前完成報廢者,還可參加總獎額三百萬元的抽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