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手」產業的關鍵考題! 2.8萬家機車行如何在Gogoro造的電動車潮上衝浪(數位時代)
 

「每賣一台電動機車,燃油機車的生意就少了一台,」一名機車行老闆感嘆。為幫助下游機車行轉型,工業局聯手勞動部、環保署推出「機車行升級轉型計畫」,預計今年起到2022年投入4.5億元輔導國內機車行轉型。

不敷成本 COUP結束歐洲多地機車共享服務(中央通訊社)
 

COUP今天宣布結束在柏林、巴黎等地的機車共享服務。COUP是歐洲機車共享的先驅,使用的是台灣製造的Gogoro電動機車。

同樣是電動,機車、速克達級數可是差很多!(Hinet)
 

當KYMCO在今年米蘭機車展中發表RevoNEX國際六檔電動重機,KAWASAKI也跟著宣布擁有四檔的EV Project車體結構,但不少人認為那不就只是一般電動機車,有什麼好炫的,其實目前你所看到的電動機車,充其量只能算是電動速克達,技術上離所謂的電動機車可是還有很大差別!

機車大戰一波接一波,陸學森的國家隊夢想能成真?(科技新報)
 

台灣電動機車龍頭Gogoro 自成軍以來,掀起傳統燃油機車業與電動機車兩軍大戰,10 月下旬,Gogoro 執行長陸學森接受《遠見》獨家專訪,娓娓道出電動車在台發展關鍵問題。

機車族辛苦了!調查:平均每次通勤時間32分鐘(聯合新聞網)
 

台灣機車密度相當高,也是許多上班族、大學生的主要通勤工具,主計總處最新國情統計通報指出,107年台灣的機車族中,通勤族占約6成,每次通勤行駛時間為32分鐘,換言之,每天得花逾1個小時通勤。

3雄搶「騎」機 共享機車催油門(自由時報)
 

一年多前快速興起、也迅速敗退的無樁共享單車oBike退場後,訴求移動速度更快、更省力,且解決隨意棄置、破壞市容等爭議,一樣用手機APP即可輕鬆租用的共享機車正來勢洶洶;包括新光集團第三代吳昕霈主導的WeMo、和泰汽車集團旗下的iRent及Gogoro睿能創意推出的GoShare三大平台正面開戰,戰圈從北台灣一路擴及南台灣。

蘇揆糊弄機車族 免貨物稅跳票(中時電子報)
 

蔡政府選前大撒幣,蘇揆話說得滿,攸關庶民交通權的機車貨物稅減稅案卻遭擱置。車輛公會機車製造委員會主委柯俊斌表示,貨物稅是過時稅制,加上買機車申請補助就涉及4個部會,無疑擾民,呼籲政府統合財稅資源,也提出建議「4個補助換取消貨物稅」,徹底解決歷史共業。

採Gogoro機電系統 摩特動力首款電動機車Ur1亮相(工商時報)
 

國內市占率第四大燃油機車廠摩特動力(PGO)27日發表首款電動機車Ur1,不僅成為第三家採用Gogoro機電系統打造電動機車的油車(燃油機車)廠;Ur1的上市更象徵國內六大一線油車廠全數投入電車(電動機車)市場。

共享環保經濟 吹進離島租車市場(工商時報)
 

租機車,是許多民眾到離島旅遊的最佳移動選擇,除了傳統機車的租賃,電動機車共享風也開始吹向離島觀光移動市場。中華eMOVING電動機車結合營運商,前進馬祖營運電動機車隨租隨還服務,打造兼具低碳環保與智慧科技的新機車租賃市場型態。

光陽號召環島守護保安林(中國時報)
 

全球機車品牌KYMCO(光陽工業)不僅以「油電共存」策略,全力發展可符合更嚴苛排放法規的新環保機車及電動機車,以更潔淨機車載具,來改善台灣空汙狀況,期望以台灣機車產業龍頭之姿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柯俊斌:明年油車吹反攻號角(工商時報)
 

2020年起電動機車補助減碼,七期環保燃油機車納入補助,機車業龍頭光陽執行長柯俊斌認為,將為國內市場情勢帶來翻轉,明年起電動機車銷量將步入低度成長階段,估將維持與今年相當的16萬輛、兩成市占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