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延燒通勤族心慌慌 美國掀起騎機車熱潮(中央社)
 

說到機車,人們常會聯想到歐洲狹窄的石子路和亞洲大都市。但熱愛汽車的美國近來也掀起機車熱潮,因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蔓延,使通勤族敬大眾運輸工具而遠之。

高貨物稅 買機車變奢侈品(工商時報)
 

取消機車17%的貨物稅議案將於下會期立法院開議進入二讀,台灣有高達1,300萬輛的機車,平均每1.7人就擁有一輛機車,密度居世界之冠,然在台灣,買輛機車的稅賦負擔,卻也是世界之最,高達17%的貨物稅,讓機車成為庶民難以負擔的「奢侈品」,更讓國產機車售價比外銷歐洲還貴。

7月機車掛牌數 今年新高(經濟日報)
 

國內機車市場7月在新車款競出、補助金額史上最高,以及針對振興三倍券推出優惠促銷與暑假新購族挹注買氣下,新車掛牌數創下今年單月最高,達9.6萬輛,月增二成。業者看好今年機車市場買氣將大爆發,全年有機會挑戰百萬輛,較去年成長一成。

【台灣機車賣到庫存空空】美國人也瘋騎機車!2 原因讓機車在紐約竄紅(科技報橘)
 

世界上最愛開車的國家就屬美國了,超過9 成的美國家庭都有自用小客車,不過疫情之下,「機車」反而成了紐約居民的最愛,而台灣出產的機車更是賣得庫存全空。

機車外銷衰退 內銷發燙(經濟日報)
 

歐洲、南美洲等地是台灣機車外銷主力市場,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需求大受影響,促使各機車業者全力搶攻內銷市場,使台灣機車市場仍然呈現榮景。

機車7月熱銷近10萬輛 今年新高(工商時報)
 

內需馬力夯,推升機車銷售,7月賣出9.65萬輛的巨量,改寫今年單月新高,本土雙雄光陽、三陽業績最拉風,挾完整七期環保產品線,銷量大增橫掃六成市場。而不僅內需飆,機車業封印近半年的外銷產線,近期隨歐美國家陸續解封,民眾掀起機車熱,機車業外銷急單湧進,內需持續成長下,光陽、三陽8月產線忙加班,打破往年農曆民俗月不加班的潛規則。

7月機車掛牌9.65萬台今年新高 電動機車市佔重回10%(蘋果日報)
 

暑期機車市場熱絡,7月掛牌數衝高至9萬6503台,年增11.5%,創今年以來單月新高,累計前7月掛牌數49萬9685台,較去年同期成長3.7%。除傳統燃油機車在新車上市激勵下明顯成長,走出低油價風暴,電動機車市場也同步回穩,單月掛牌數重回1萬146台,市佔率重回雙位數10.5%。

車商、立委喊免「貨物稅」 機車可望降5到9千元(TVBS)
 

開徵52年的機車貨物稅17%,一年能為國庫進帳47億稅收,TVBS獨家專訪,光陽執行長也是車輛公會主委柯俊斌,他說一旦貨物稅歸零,一台車價降5千到9千元是有機會的,其他車商也有共識調降,立委也認為,財政部打著減少空汙的名義,行貨物稅之實,並不洽當,原本財政部把汰舊換新補助延長到2026年,但依舊有批評聲浪,之後鬆口,將針對首購族,納入減免貨物稅的名單中。

每分鐘1.5元!YAMAHA推共享燃油機車YATOGO,與傳統租車有何不同?(數位時代)
 

不只是電動機車,燃油機車業者也加入共享行列!YAMAHA(台灣山葉)8月宣布攜手花蓮縣政府投入YATOGO共享機車,年底前將在花蓮投放500台,明年達1,500台,包含白牌Limi系列、旗艦車款MAX系列、勁戰系列,以及紅牌大型重機,搶攻花蓮每年數百萬的旅客商機。

機車貨物稅不取消「大吸民眾血&整死車行」!業者:賣車常倒貼(ETtoday)
 

今(11)日光陽執行長柯俊斌又再度向政府喊話,同時第一線的機車行代表也站出來大吐苦水,認為機車貨物稅再不取消,除了吸走民眾的血汗錢、車行也會被「整到死」。

機車駕訓補助款見底 汽車駕駛教育學會爭取續編預算(三立新聞)
 

進入暑假機車事故相關新聞頻傳,對於降低年輕族群機車事故率,交通部2019年開始編列預算,補助民眾到駕訓班接受專業駕訓並考取普通重型機車駕照,由於效果顯著因此2020年繼續專案補助,每人補助1,300元,因民眾反應熱烈,補助款已經在7月底提前用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