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機車品牌本田汽車(Honda Motor)、川崎重工業(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鈴木汽車(Suzuki Motor)、和山葉機車(Yamaha Motor)上周宣佈,於2019年成立的電動機車交換式電池聯盟(Consortium),將採用日本汽車工程師協會組織(JASO)在3月19日發布文件TP21003的技術規範,在日本建立具便利性及有效性的標準化可換式電池系統。
全球汽車產業面臨電動車轉型浪潮,電動新創公司市值屢創新高,傳統大廠爭相推出電動車搶占市場;機車產業也同樣風起雲湧,全球品牌KYMCO正致力於此,昨發表「Ionex 3.0」並推出4車型共7款新車,以全方位布局,讓每個人都能擁抱即將到來的電動車時代。
2020年國內機車銷售103萬輛,創近25年新高,三陽業績受惠,機車內銷總量重返30萬輛、年增六成,且高單價機種銷售占比大幅提升,推升去年合併營收達407.75億元,首度站上400億元大關,營業利益年增3.3倍至19.6億元創新高,EPS達2.41元。
台灣機車市場去年突破百萬台,創下25年來的新高紀錄,光陽工業執行長柯俊斌認為,今年燃油機車補助較去年減少,總市場要再創下百萬輛的機會不大,估衰退至少1成;不過電動機車的需求有望增溫,市占率將增至15%。
中華電信、光陽機車將於24日,由雙方高層共同宣布攜手進軍東南亞市場,據了解,中華電信計畫與泰國當地CAT電信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由中華電信整合台灣5G產業鏈,進軍泰國5G市場。
去年環保署首度補助七期燃油機車適用汰舊換新,然而汰舊的美意竟導致七期燃油機車補助大幅超過電動車,今(22)日環保署長張子敬證實,明年起七期排放標準上路後將不再補助七期燃油機車。
光陽工業執行長柯俊斌指出,去年以來原物料價格狂飆,機車製造成本大漲,包括金屬件、塑膠件和輪胎等,估計目前成長提高超過5%。但台灣消費者很難接受機車漲價,業者只能先減少原本給經銷商的促銷條件,不過此舉一來,經銷商的通路價恐怕立即上漲。
受日本執政黨自民黨要求,國土交通省已決定從2022年4月起,有條件給予機車(二輪自動車)行駛高速公路通行費折扣的政策方針,通行費預估將降到一般轎車(普通車)的約一半。
受ABS補助喊停、環保署將7期燃油機車納入補助等影響,民眾提前下手購車下,去年台灣機車市場破103.5萬輛,創25年來新高,不過近日業界傳因製造成本漲,燃油機車最快下半年恐漲價5%,換算車價約3到4千元,包含光陽、三陽等機車大廠都稱成本漲是事實,雖不敢貿然立即漲,但購車補助恐先縮水,不過電動機車龍頭Gogoro則稱沒漲價打算。
環保署拍板明年取消七期燃油機車補助,業者說,去年首度補助燃油機車就引發「購車風潮」,七期燃油機車已經比老舊機車環保許多,現在政策卻引導民眾購買電動機車很不公平;民眾說,明年買七期燃油機車沒有補助等於變貴,會趕在今年底前購買,雖然只有補助3千元,「沒魚蝦也好」。
電動車已是21世紀汽車工業的新趨勢,不論是老牌的美、日、德等國的國際知名汽車廠,或是新起之秀如美國特斯拉、中國五菱等,大家都猶如不能輸在起跑點般,在研發及製造上全力衝刺,以期佔得一席之地,一場電動車的世紀大賽已儼然開打。
在鴻海(2317-TW) MIH 電動車聯盟快速擴張之際,機車大廠宏佳騰(1599-TW) 在其首次會員大會中也宣示,發展電動二輪還不夠,將參與微型自駕車計畫,令市場眼睛為之一亮,同時,機車車市龍頭光陽於2021 智慧城市展中發表多款電動機車,並宣示將打「共享牌」,三陽(2206-TW) 則是穩扎穩打以研發電池技術為主,很顯然,傳統四輪車廠轉型風正席捲傳統機車大廠。
日本生產機車的四家公司,本田(7267-JP)、山葉(7272-JP)、鈴木(7269-JP)、川崎(7012-JP) 在週五(26 日) 宣布,為促進電動機車的發展將共組協議會,電動機車動力來源的電池規格也將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