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區塞車問題嚴重,外界指向是「三橫三縱自行車路網」造成大塞車,台北市交通局表示,三橫三縱自行車路網目前只有復興南北路、新生南路採縮減車道拓寬人行道方式施工,交工處已經請施工單位,避免在尖峰時間佔用車道施工,而交工處也監測,復興南路的行車速度,已經完工的路段,行車速度與施工前沒有明顯差異。
桃園市政府推出的公共自行車(微笑單車),昨天在中壢區中正公園由市長鄭文燦、捷安特創辦人暨董事長劉金標等人剪綵,宣布設在中壢區的十個租賃站同步啟用。鄭文燦也預告,兩年內全市將完成一百卅個租賃站與兩千八百輛自行車;市府交通局昨天也公布六個桃園的公共自行車名稱,農曆年後讓民眾上網票選。
相信許多每天飽受塞車之苦的人們,無法理解為什麼市府要限縮汽機車用路空間,打造這麼多條自行車道?台北市設置自行車道的計劃正不正確? 如果我們的目的是將台北市打造成更為宜居的城市,重點其實是限縮汽車機車的使用,自行車道充其量只是一個配套方案。也就是說,大家看不順眼的自行車道,其實正是為各位量身打造的未來通勤之路。
市長柯文哲日前騎腳踏車挑戰「一日北高」,再掀「單車熱」。市府昨公布民調結果,針對河濱自行車道整體品質,逾9成受訪者表達滿意,比去年增加12個百分點;然而河濱公園整體品質滿意度依然低於85%;水利處表示,將加強周邊環境整潔。
在台中市騎自行車健身、休閒,也可以挑戰串連中彰投苗!市府今天(1日)宣布,建構完整自行車路網連結觀光資源,將延伸至鄰近苗彰投3縣市,預計4年新增207.59公里自行車道,同步 規劃百里登山步道系統,在既有經管的75公里,再增加25公里具自然景觀、生態體驗、文化歷史三大主題步道,豐富台中遊程,吸引國際觀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