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報推薦6大自行車新天堂 台灣入列(中央社)
 
英國「獨立報」推薦6大最具異國情調的自行車新天堂,台灣和南韓等地入列。過去提到自行車天堂,會想到荷蘭,不過記者貝倫尼(Jeanine Barone)撰文表示,除了阿姆斯特丹、法國羅亞爾河谷、哥本哈根之外,還有6個適合單車客去挖掘的新地點,雖然這些地點相對不那麼有名,但絕對值得一訪。貝倫尼首先列出台灣。她表示,雖然台灣比較有名的是珍珠奶茶和凱蒂貓Hello Kitty火車,而不是自行車文化,但其實街頭巷尾有許多地方可租借自行車,更不用提台北各處的共享單車YouBike站,租借費低廉。
中市府首創花博自行車隊 跨國宣傳獲日媒廣大報導(自由時報)
 

宣傳2018台中花博,台中市觀旅局與40名車友組成花博推廣自行車隊,赴日舉辦3場國際推介會,獲得日方廣大迴響。但有市議員質疑推介會只吃晚餐卻花費850萬元?觀旅局今天鄭重澄清,相關活動採公開發包,預算不僅支應推介會場地設備租借布置、聘請翻譯人員及餐會費用,另舉行2場花博宣傳自行車騎乘交流活動,並非僅是議員所指晚餐費用。

新北市公共自行車險標出 雙北6月無縫上路(中央社)
 
新北市公共自行車第三人責任保險今天開標,由國泰產險得標,民眾自6月1日開始,騎乘雙北市公共自行車若撞到人導致第三人受傷、死亡時,都有最高新台幣200萬元的理賠保障。
 
近年在政府大力推展自行車軟硬體建設及運動風氣下,帶動民眾騎乘自行車的風潮,然而,自行車交通事故肇事件數呈現遞增趨勢,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自行車肇事件數由民國99年5113件遞增至103年的7713件,死亡及受傷人數也由99年的48人、7382人分別增加至103年的53人、1萬1041人。
台灣自行車首季出口呈現「量跌價增」(工商 )
 

台灣自行車公會今日公布最新統計資料指出,台灣自行車產業2018年第一季出口呈現「量跌價增」,自行車整車出口數量近60萬台,較2017年同期的69.3萬台、年減13.8%;出口值3.58億餘美元,較2017年的3.08億餘美元、年成長16.31%;出口平均單價599.43美元,較2017年的444.25美元、年成長34.93%。

自行車領騎 飽覽澎湖風光(中國時報)
 

打造輕鬆慢活的澎湖之旅,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率先全國首創自行車領騎導覽解說服務,推介全國車友最適合單車旅遊的澎湖島,熱情邀約跨海享受這時速20公里的海灣之美。

台灣自行車出口 貿協:量減但值增(中央社)
 
外貿協會秘書長葉明水今天表示,電動自行車未來在國際自行車市場比重會逐漸提升,雖然出口量會減少,但電動自行車單價高,出口值會增加。
 
台灣自行車產業在全球擁有領先地位,根據行政院關務署資料顯示,今年1月到4月台灣自行車成車出口量約為74萬台,比去年同檔期下滑11.75%,不過出口值成長14.16%,達4.35億美元,平均單價也來到588.33美元的新高;其中,北美自由貿易區及歐洲2地區整車出口量合占79.23%,顯然歐美國家已成為台灣自行車主要市場。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 9月開建(旺報)
 

北京市首條「自行車高速」方案敲定,將於今年9月開工,明年6月底主體工程完工,全長6.5公里,設計時速20公里,全線有8對出入口。為保障騎乘者安全及騎乘時效,將嚴禁電動自行車,提供一個快速而舒適的自行車騎乘空間。

無畏首季匯損扯後腿 自行車族群 Q2淡季向前衝(工商時報)
 
自行車族群首季承受匯損之苦,尤其成車廠獲利均大幅衰退。不過,法人認為,撇開匯價問題,自行車族群4月營收平均成長1至2成以上,隨著新年度車款展開生產及電動自行車出口持續暢旺,預期第2季產能表現淡季不淡。
 
法人表示,無論成車廠的巨大(9921)、美利達(9914)、愛地雅(8933)或是零組件廠的桂盟(5306)、日馳(1526),上半年營收均可望持穩成長。
電動自行車鏈條 桂盟新成長引擎(自由時報)
 

全球第一大自行車鏈條大廠桂盟董事長吳盈進表示,桂盟將挾著在自行車鏈條市場的優勢,已開發電動自行車一系列專用產品,電動自行車專用鏈條將成為桂盟另一個成長引擎。吳盈進表示,桂盟一九七七年從幾台二手機器開始,當時還是全球最小的鏈條工廠,以「專注」和「專業」挑戰技術極限,至今已坐穩全球自行車鏈條市占第一寶座,每年生產的鏈條可以繞地球五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