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行車外銷 歐洲市占率逾五成(中央社)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秘書長葉明水今天表示,台灣自行車外銷在74個國家排名前3,其中大部分是歐洲國家,台灣自行車在歐洲市占率逾5成。   葉明水在第7屆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創新設計獎頒獎典禮,及展前記者會指出,台灣的自行車業者早在20、30年前布局歐洲市場,甚至在歐洲還有生產基地。台灣自行車整車出口平均單價已達658美元,反映台灣自行車產業在國際的競爭力,台灣生產高階自行車,低單價的自行車主要在中國、越南製造。
2018台中自行車週 媒合全球買家成果豐經濟日報
  全球自行車產業的年度重要盛事-台中自行車週活動,9月26~28日在台中金典酒店、長榮酒店及永豐棧酒店舉行,除吸引國內外近400家自行車零部件廠商參展,也有少數業者選擇在三家酒店周邊的餐飲店包場展出,也獲得參觀買主好評。
全球維樂之友一起騎自行車環台3天慶祝維樂集團40周年慶(工商 )
 

「2018台北國際自行車大展」將於10/31登場,全球自行車坐墊製造大廠-維樂「Velo」集團,適逢創業40周年慶,今年70歲的維樂創辦人余彩雲,因此盛情力邀全球維樂之友一起騎自行車環台3天(10/27-10/29)慶祝!

台商鮭魚返鄉 網通、伺服器、自行車產業為主(聯合報)
 

美中貿易衝突愈演愈烈,台商轉移在中國大陸生產基地的意願增強,已有不少業者表達回台投資意願。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邀請相關部會進行專題報告,經濟部指出,目前表達有意願移轉部分產能回台,以網通、伺服器和自行車產業為主。

進軍不到7個月 傳ofo有意退出日本市場(自由時報)
 
繼中國共享單車ofo先後退出澳洲、德國等海外市場後,現又傳出有意退出日本市場的消息。根據《日經中文網》報導,今年3月底ofo進軍日本市場,並在短短1個月拿下大津市、和歌山市和北九州市等3市,但卻在短短不到7個月時間,ofo卻傳出要退出日本市場的消息。該報指出,大津市及和歌山市證實,在上週(10月17、18日)都收到ofo打算退出日本市場的通知,不過ofo何時退出及其他相關細節,ofo並未回覆,僅表示「和總部商量後再聯繫你們」。北九州市也表示,該市有收到ofo停止服務的通知,並認為要求ofo繼續開展業務,恐有難度。
中國摩拜去年高調進軍英國 1年後處境慘兮兮(自由時報)
 
中國共享單車品牌「摩拜」(Mobike)去年高調宣布進軍英國倫敦等大城,一年過去處境卻是相當尷尬,除了被迫退出第二大城市曼徹斯特,也表示會減少在英國的服務區域。
 
根據《BBC》報導,摩拜在英國水土不服,除了日前退出在曼城的服務,在倫敦部分的服務範圍也縮小到倫敦西部的伊嶺(Ealing)區,摩拜認為這可方便用戶找到摩拜單車。報導分析,摩拜之所以無法複製中國的成功模式,主要是受到「人為破壞」,去年7月進軍曼城後,當地警方就收到了413起涉及摩拜的報警。
自行車嘉年華秀台灣精品 展現產業實力(中央社)
 
自行車嘉年華活動今天於台中都會公園登場,現場聚集超過30家廠商、2000位車友共同參與,並展出各式台灣精品,讓大眾親身體驗台灣「自行車王國」的美譽。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及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共同主辦「2018台灣精品好個禮BIKE天」,活動內容除了騎乘活動,還設有台灣精品館,以及極限單車表演、公益二手市集及互動遊戲等。
攜手捷安特 遠傳800店 開賣電動自行車(工商時報)
 
遠傳搶進百億電動自行車市場商機,昨(23)日宣布與捷安特攜手合作,全省遠傳800多家門市正式開賣電動自行車。
 
遠傳個人用戶事業群副總經理杜偉昱表示,手機換機年限延長,轉換搭購非手機類商品包括平板、IoT商品、穿戴裝置的銷售比重已拉高至3成,估計佔比將愈來愈高 。
Klever Ebike電動輔助自行車 搶台灣佔有率(東森新聞)
 
過去以歐洲為主要銷售市場,國產搭載車能網動力的電動輔助自行車,終於回到台灣,車身特色是低跨距,小輪徑,不管身材高矮都能輕鬆騎乘,更能量身打造 改裝成商業版來使用。這輛電動輔助自行車,勇奪德國iF與紅點設計大獎,不僅騎乘起來相當輕巧,還能夠輕鬆進行電池的抽換,台商研發的電動自行車,百分之九九銷售歐洲,德國 法國 荷蘭與西班牙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積極投入電動二輪車市場,投入佈局多時的台版電動自行車,在鴨子划水多年後,今年開始大張旗鼓,回到台灣發表新車,以B2B車能網量身的方式,搶攻台灣市場。
騎電動自行車注意!交部擬限制騎乘年齡(聯合報)
 

交通部近日加速研擬納管電動自行車,未來需要掛牌、戴安全帽、保強制責任險,目前還研議限制騎乘年齡,希望保護年紀較輕、機械操作知識較不足的民眾,但具體限制年齡還在討論當中,預計年底前提出草案。

台穩坐高級自行車王國寶座(工商時報)
 

傳統自行車買氣雖然受到全球景氣影響,不過,根據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台灣自行車產業前3季平均出口單價達到658.83美元、締造歷史同期新高價,年增率達22.66%,帶動前3季整體出口值達到10.91億美元,年增率達14.2%,台灣已坐穩高級自行車輸出王國的寶座!

一張海報背後 暗藏台灣單車王國15年最大危機(中時電子報)
 
這是一場輸不得的衛冕者保衛戰,擂台上王者,是被視為台灣傳統產業轉型的模範生自行車產業。如今,它正面臨15年來最詭譎的產業經營變局!
 
攤開經濟部資料,台灣自行車成車出口量與出口值,從最高峰的2015年到2017年,短短兩年間量縮近4成、值跌近3成,且未見止跌跡象;2018年前7個月,累計出口量持續衰退約46%,出口總金額也有約17%的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