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共享單車摩拜(Mobike)向陸交局申請退出星國市場。星媒今天報導,來匆匆去匆匆,前後不過兩年,兩年內中資背景的業者,已先後離場或出問題。
現在一提到Skoda,大家都知道他是捷克車廠,車款好開且CP值又高,不過你知道這間創廠百年的捷克車廠其實是做自行車起家的嗎,本次Skoda在日內瓦車展就重回老本行,推出一輛電動概念自行車。
自行車廠愛地雅工業(8933)5日召開重訊說明,愛地雅公司美國策略夥伴Advanced Sport Enterprises Inc. (ASE)公司破產聲請重整,公司對ASE集團的股權3,120萬美元與債權2,450萬美元,其中股權受償的機會極低,而債權也將依保守穩健原則提列壞帳損失,這兩筆金額都將在2018年的財報顯現。
巨大機械將在台中大甲母廠擴建智能化產線、自動化國際物流中心,也預計在中科興建研發大樓,總投資金額超過50億元,可創造就業人數逾290人,吸引企業回流。台中市長盧秀燕11日表示,市府會全力配合,近日已開始進行磋商。
營收連續4年下滑的美國重型機車製造商哈雷(Harley-Davidson),正積極開發共享經濟商機,打算推出電動腳踏車,與Bird、Lime和優步等後起之秀爭奪市場大餅。
全國首座自行車彩繪工坊出現在2000年,由曾拿下「德國IF產品設計獎」的呂國璽創立,這座獎擁設計界奧斯卡美名;他以彩繪技術起家,5年後成立KEITH自行車品牌,轉向車體零件設計、開發等多角度經營,也贊助國內、外自行車手參賽,免費提供車架、維修服務。
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8日核准巨大機械返台投資逾新台幣50億元,加上2月營收成長,巨大今天盤中來到185元,上漲5.11%,為近2年高點;美利達來到175元,上漲4.16%,為3年2個月高點。
公共自行車越來越普及,過去民眾騎乘時發生事故卻缺乏相關保障,現在有不少縣市的自行車都有第三人責任險及傷害險的保險,除了保障被撞的人也保障騎士本身。從2018年6月開始,各縣市政府陸續為民眾代理投保公共自行車傷害險及第三人責任險,目前保險費用由各縣市政府或營運商全額支付,民眾不需要額外支付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