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大跌逾百點 自行車雙雄逆勢大漲
 
受美國自上週五開始,對中國銷美產品加徵關稅影響,台股今天盤中大跌逾百點,但強調返台生產的自行車大廠巨大機械、美利達卻逆勢大漲。
 
巨大、美利達都強調,銷美產品已全數返台生產,不受美國對中國銷美產品加徵關稅影響。巨大機械盤中來到238元,大漲7.69%。美利達盤中來到182元,大漲3.7%。
台北市自行車登錄 議員:手續繁成效差(聯合報)
 
為了管理自行車,台北市長柯文哲去年1月要求市警局推出「自行車實名自主登錄系統」,希望民眾自主登錄,卻因登錄手續繁瑣、缺乏誘因等,登錄狀況不理想,推行1年多來僅2656輛自行車登錄。
 
對此,交大表示,登錄方式其實並不困難,但因缺乏強制性,確實有很多民眾沒有登錄,會再持續宣導。
陸共享單車夢碎 昔生產重鎮淪鬼城(中時電子報)
 

大陸近年興起一陣共享經濟熱潮,但作為其中一個主打焦點的共享單車卻頻頻觸礁,截至2019年,已有幾十家共享單車業者倒閉。美媒披露大陸共享經濟面臨的困境,包括數量龐大的共享單車淪落為街頭垃圾,連生產單車的天津市王慶坨鎮也變成「鬼城」。

自行車鏈 全年業績來勁(經濟日報)
 

高價電動自行車在歐洲持續熱銷,大陸內需市場轉趨成長,自行車產業連續三季以上呈現營收成長格局,包括美利達(9914)、巨大、桂盟等自行車產業鏈業者,今年營收獲利都看好。美利達今年首季繳出稅後純益4.78億元、年增75倍的佳績,預期今年自行車產業鏈情勢同趨樂觀。

貿易大戰》美中貿易戰避風頭 自行車2大龍頭生產線搬師回台(自由時報)
 

美國10日起進一步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提升關稅至25%,台灣自行車龍頭品牌捷安特(GIANT,巨大集團)與美利達(MERIDA)此前宣布,已先將外銷美國的生產線搬師回台,不會被美中貿易戰波及。

自行車環島 明年底可望增加專用道(聯合報)
 

交通部推動自行車環島,不過,根據現有法規,自行車道至少要二米寬,許多較窄的道路無法設置。公路總局在全台試辦兩條「自行車道標線」計畫,去年底完成;初步統計,自行車用路人有七成五感到滿意。

電動自行車歐洲熱銷 巨大4月營收年增16.53%(中央社)
 

自行車大廠巨大集團今天公布4月合併營收新台幣57.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6.53%。1至4月累計合併營收204.17億,較去年同期增加7.97%。

柬埔寨自行車業 未來逆風頻襲(經濟日報)
 
柬埔寨蓬勃發展的自行車業面臨投資暫緩,主因貿易戰的不確定因素以及與歐盟的免關稅待遇可能劃下休止符。日經新聞報導,產值估計有3億至4億美元的柬埔寨自行車產業,過去幾年來飛快成長,近年來更取代台灣成為歐盟最大腳踏車供應國,為這個以依賴紡織及成衣業著稱的經濟體,帶來重大貢獻。但這股成長勢頭向來是由歐盟提供的免關稅待遇所帶動,依據今年2月開始的為期六個月檢討結果,這項貿易優惠可能告終。
屏東電動自行車事故頻傳 立院修法超速25km罰1800(聯合報)
 

屏東縣去年共計發生310件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而全台事故率也逐年攀升,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日前審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針對電動自行車提案逐條展開審查,經討論後,通過初審條文,包括未來騎電動自行車一定要戴安全帽,未戴者處300元罰鍰,擅自改裝者最高可處5400元以下罰鍰,時速超過25公里以上最高可罰1800元罰鍰,駕駛得年滿18歲否則最高可處600元罰鍰。

台灣自行車廠商拓商機 紐約參展初體驗(中央社)
 
紐約年度自行車休閒展今天開幕,為拓展消費市場,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首度組團參展,11家廠商展示電動自行車和輪圈、座墊等零配件,擦亮台灣自行車王國招牌。紐約自行車休閒展(Bike Expo New York)為美東規模最大自行車展,今年在曼哈頓下東城36號碼頭籃球城(Basketball City)舉辦,為期2天。紐約市五區自行車暢遊(TD Five Boro Bike Tour)接著於5日登場,將美東年度自行車熱潮帶到最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