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近年興起一陣共享經濟熱潮,但作為其中一個主打焦點的共享單車卻頻頻觸礁,截至2019年,已有幾十家共享單車業者倒閉。美媒披露大陸共享經濟面臨的困境,包括數量龐大的共享單車淪落為街頭垃圾,連生產單車的天津市王慶坨鎮也變成「鬼城」。
高價電動自行車在歐洲持續熱銷,大陸內需市場轉趨成長,自行車產業連續三季以上呈現營收成長格局,包括美利達(9914)、巨大、桂盟等自行車產業鏈業者,今年營收獲利都看好。美利達今年首季繳出稅後純益4.78億元、年增75倍的佳績,預期今年自行車產業鏈情勢同趨樂觀。
美國10日起進一步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提升關稅至25%,台灣自行車龍頭品牌捷安特(GIANT,巨大集團)與美利達(MERIDA)此前宣布,已先將外銷美國的生產線搬師回台,不會被美中貿易戰波及。
交通部推動自行車環島,不過,根據現有法規,自行車道至少要二米寬,許多較窄的道路無法設置。公路總局在全台試辦兩條「自行車道標線」計畫,去年底完成;初步統計,自行車用路人有七成五感到滿意。
自行車大廠巨大集團今天公布4月合併營收新台幣57.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6.53%。1至4月累計合併營收204.17億,較去年同期增加7.97%。
屏東縣去年共計發生310件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而全台事故率也逐年攀升,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日前審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針對電動自行車提案逐條展開審查,經討論後,通過初審條文,包括未來騎電動自行車一定要戴安全帽,未戴者處300元罰鍰,擅自改裝者最高可處5400元以下罰鍰,時速超過25公里以上最高可罰1800元罰鍰,駕駛得年滿18歲否則最高可處600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