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去年曾宣布禁止自行車騎人行道,一度引發軒然大波,市長柯文哲緩頰是政策解釋不夠清楚,才引發誤會,當時新北市府也表態不會跟進,會朝改善人行道努力。但新北市交通事件裁決處表示,法令早有禁行人行道、騎樓或斑馬線規定,依協助警方鑑定結果,發生事故騎士責任通常較重,被取締也要罰300到600元。
電動自行車交通違規屢見不鮮,立法院今年5月31日三讀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明訂電動自行車改裝、違規相關裁罰標準,待後續發布實施,新北市府表示,市警局7月起已加強電動自行車違規攔查取締,累計查獲107件違規,開罰金額超過3萬元。
愛騎自行車的民眾注意!新竹縣政府向教育部爭取經費,進行頭前溪南岸經典自行車道,二重埔接竹東河濱公園段工程,今天動工,預計明年5月30日完工,打通後,民眾從南寮17公里海岸線再騎17公里多,就可從竹東河濱公園接台三線,一次飽覽海洋、河畔、山巒及150公頃河濱公園的景緻。
紐約今年自行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迅速增加,尤其今年夏天,八天內有三名自行車騎士死亡,因此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25日推出為期五年、總額5840萬美元(約台幣17.5億元)的「綠色浪潮」(Green Wave)計畫,從設置自行車專用道、加強執法及教育宣導等方式多管齊下,加強自行車騎士的安全。
街頭經常可見自行車穿梭於行人之間,通過斑馬線(行人穿越道線)再騎上人行道,但在交通法規中,自行車被歸類為慢車,不能像行人一樣走在斑馬線上及人行道,而且自7月1日起,自行車酒駕罰鍰提高2倍,會被罰600元到1,200元,拒絕酒測更將被罰2,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