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三雄 5月營收齊高歌(工商時報)
 

隨著歐美國家解封後,全球自行車買氣大爆發、全球自行車門市紛紛出現大排長龍的搶車現象,自行車三雄巨大、美利達、桂盟喜迎報復性反彈的拉貨大單,5月營收齊唱凱歌,業績分別成長一至三成!

歐洲瘋搶自行車 陸訂單排到一個月後(工商時報)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歐洲多國鼓勵民眾改騎自行車代步。受此帶動,5月份中國自行車及電動車對歐出口量暴增,其中,外銷西班牙市場自行車銷售額年增逾22倍。為此,中國生產商正加班趕工,但銷歐訂單仍然排到一個月後。

電動自行車普及 青少年傷亡5年增2.69倍(中時)
 

國內目前約有49萬輛電動自行車,而根據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統計,15至17歲青少年騎乘電動自行車死傷人數,5年飆升2.69倍,已是政府亟須重視議題,提出騎乘年齡、安全教育、強制保險、掛牌上路等4大訴求。交通部則回應,日前立法院已一讀通過14歲以下不得騎乘,保險、掛牌部分也已在修法檢討中。

GOGORO智慧電動單車 Eeyo售價11.8萬元起(中國時報)
 

為了協助解決騎士在日常城市交通上的各種挑戰,Gogoro發表全新的Gogoro Eeyo 1智慧電動單車與Gogoro Eeyo Smartwheel,有別於傳統電動輔助自行車主要為滿足載物代步的基本需求。Eeyo Smartwheel運用精巧的扭力感測器來偵測騎士的踩踏力道,即時輸出踩踏助力,讓騎士感受更加平順與自然,《Eeyo》App與Eeyo Smartwheel透過無線通訊連結,可最佳化騎乘體驗。售價3899美元(約11.8萬元台幣)起,業者預告將於今年夏天在美國、歐洲與台灣開賣。

後疫情時期 布魯塞爾現自行車風潮(中央社)
 
歐洲國家陸續宣布解封,民眾仍憂心後疫情時期搭大眾運輸感染的風險。比利時近期自行車銷量增,首都布魯塞爾順勢強化自行車道建設,盼能為這個歐洲政治首都交通減壓。
 
歐洲各國自3月中旬陸續實施嚴格防疫措施,以阻止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傳播。隨感染人數下降,多國自5月中旬逐漸解除封城,6月開始更將進一步開放。其中,比利時將從8日起開放酒吧、餐廳和咖啡館;15日開放邊境,允許歐盟會員國、申根區內的非歐盟國和英國人民入境。
疫情帶動自行車需求 外資首選美利達、巨大(經濟日報)
 

今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除了改變人類的社交模式,也使得各國人民重啟對於自行單車的交通方式需求。外資認為,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大廠美利達(9914)、巨大(9921)可望直接受惠之外,國內法人也看好鏈條零組件的桂盟(5306)可望間接受惠。

全世界現在賣最好的東西:自行車!業績比疫情前暴增600%,為什麼?(商業周刊)
 
2020上半年,因爲COVID-19疫情衝擊,民生消費市場低迷;隨著疫情趨緩,歐美國家陸續解封,人們出門購買的第一項產品竟是:自行車!
 
由於許多民眾仍擔心第二波疫情,不願搭乘傳染風險高的大眾運輸工具,因此選擇騎自行車。除了通勤,很多國家封城時還是允許外出運動,還有些國家特別「出錢補助」鼓勵人民運動。加上米蘭、巴黎、倫敦等大城市,趁著疫情改造市容,拓寬自行車道,實施「無車計畫」,讓自行車一躍成為最好的代步工具,帶動爆棚買氣。
愛地雅未來鎖定高階自行車與電動自行車市場(工商)
 

愛地雅(8933)董事長張元賓今(12)日在股東會上指出,肺炎疫情雖然衝擊全球自行車產業、導致供應鏈斷鏈增加營運困難,甚至引發旺季效益遞延或訂單減少,但無論景氣如何變化,高階自行車與電動自行車是未來自行車的主流;尤其是歐洲電動自行車市場最被看好。

【龍頭執行長竟丟下保時捷】改騎電動自行車國旅去(蘋果日報)
 

其實說真的現在自行車的龍頭巨大因為歐、美疫情封城解封下訂單滿、滿、滿,五月的營收70.85億元創了新高、年增31.68%,預計6、7月可望延續熱潮下,這時候無論是董事長杜綉珍、還是集團執行長劉湧昌都應該正為著全球疫情解封的爆量延單忙得不亦樂乎,巨大執行長劉湧昌怎麼可能有時間丟下平常代步車之一的保時捷Cayenne,把集團內的一級主管召集在一起騎著現在歐美夯到不行的輔力電動單車來一趟宜蘭羅東-南投武嶺之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