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增溫 自行車雙雄前8月營收年增約2成(中央社)
  受惠今年以來自行車外銷熱絡,自行車廠巨大今天公布,累計1至8月合併營收新台幣553.8億元,年增20.17%;美利達1至8月營收209.37億元,年增17.86%。
巨大改採台廠零件 提高訂單達交率(工商時報)
  全球疫情尚未穩定,自行車市場需求依然暢旺,惟組車大廠目前面臨缺料問題,造成組裝產能難以提高、訂單遞延出貨。滿手訂單的自行車龍頭廠巨大(9921),下半年訂單平均達交率約七成。為解決國際零件大廠供料不及的問題,巨大在「路不轉人轉」下,許多低階與可取代的零件料源,紛紛改採台廠品牌替代,力拚提高訂單達交率。
中國昆山無預警限電 輪胎和自行車廠以台商十一長假調假因應(自由時報)
 
台商生產重鎮中國昆山無預警限電,自行車廠和輪胎大廠皆表示,將與十一長假調假因應,目前對產能和營業額沒有太大影響。
 
自行車大廠巨大(9921)表示,昆山廠配合中國限電政策,9月27至30日停工,10月4日至7日員工則調假生產;輪胎雙雄正新(2105)和建大(2106)也指出,9月30日前停工的天數會與十一長假換假,員工10月1日即開始上班,對營運影響不大。
公共自行車補助 台中6年3.8億(聯合報)
 

台中市持續拓展公共自行車租借站點,預計明年底以總數1329站為目標,加速導入新系統。台中審計處指出,市府前30分鐘免費措施,去年度888萬人次騎乘,補助廠商8646萬元,近6年來共補助3.8億元,優惠政策讓市庫負擔更沉重,藍綠議員齊批「錢坑」。交通局表示,正在研議開源節流措施,是否限定市民或多元方案,還沒有結論。

自行車產業明星股:巨大、美利達、桂盟(工商時報)
 

受惠歐美自行車市場持續暢旺,搶先公布今年上半年獲利的自行車族群,包括整車大廠的巨大,以及零件廠的日馳、利奇,在高產能利用率加持下,各家業者毛利率均逆勢大增,挹注上半年獲利大幅成長,獲利均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終端需求強 自行車8月營收續旺(工商時報 )
 

受惠全球自行車市場買氣持續暢旺,包括巨大、美利達、愛地雅等整車廠,下半年雖然飽受缺料、缺櫃及基期已高等因素影響,惟8月營收依然逆勢成長2%至9%;且自行車雙雄巨大、美利達前八月營收維持兩位數增長力道,營收均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竹縣規畫公共自行車 擬明年推動(聯合報)
 

新竹縣迄今仍無公共自行車系統,為強化公共運輸,新竹縣政府今年啟動公共自行車可行性評估規畫,委託中華大學規畫,預計在竹北、新豐、湖口、竹東4個鄉鎮設站,第1期預計明年先在竹北市設立50個站點,並陸續於後年全面建置啟用,明、後天將在縣府辦地方座談會,凝聚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