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歐、日大廠綁架 巨大、美利達密謀打造電動單車心臟(鏡週刊)
 
台灣素有「自行車王國」美譽,早拿下歐洲60%、美國30%的市場,但近期卻迎來產業近6、70年來的歷史轉折點。
 
工研產科國際所分析師曾郁茜向本刊透露,在台灣自行車的出口金額上,去年E-Bike(電動輔助自行車)已追上傳統自行車、達1,314億美元,預估5年後,E-Bike的出口數量也將追平傳統自行車,這讓巨大、美利達2位老大哥不得不繃緊神經,在E-Bike上更積極地布局。
桂盟3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月增3成(中央社)
 

鏈條大廠桂盟今天表示,高階自行車市況佳、補修需求持續暢旺;非自行車鏈事業部銷售也同步成長,3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6.84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月增30.42%,年增1.71%。

捷安特零件苦等2年! 巨大董座接受外媒專訪嘆:全球供應鏈大亂(蘋果日報)
 

自行車大廠巨大董事長杜綉珍在集團台中總部接受外媒彭博採訪時表示,前所未有的中斷和封鎖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導致一些自行車零件的等待時間長達2年,令巨大面臨錯失需求榮景的風險。

面對疫情兩樣情 自行車族群漲跌互現(工商時報)
 

大陸因疫情而封城已由上海、昆山延伸到蘇州及太倉!全球最大的自行車鏈條供應商桂盟(5306)今(11)日代子公司-蘇州超匯桂盟傳動及蘇州市太倉廠區各子公司公告指出,因配合當地政府防疫規定,自今(4/11)日起到4/17暫時停工,將由正常生產的大陸天津、深圳廠等提供支援供貨。

自行車族群衝鋒 營收雙響砲(工商時報)
 

歐、美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銷售暢旺,助攻自行車族群無論成車廠或零組件廠,3月營收表現均亮眼,尤其是成車廠巨大、明係,3月與首季營收均創同期新高,美利達首季營收也創同期新高;愛地雅3月營收大增35%、首季營收年增23.64%,業績亮眼。

昆山差異化靜態管理 巨大暫時停工、美利達影響小(中央社)
 

中國COVID-19疫情延燒,自行車供應鏈大本營昆山持續靜態管理,巨大集團表示,目前生產全部停滯,且物流不通,有庫存也無法出貨;美利達主要組裝中心在南通,受這波影響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