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自行車 發展創新服務 強化CRM(工商時報)
 

太平洋自行車是一家獨特的自行車廠,提供敏銳的洞察力及經驗,不只是製造,更可以視為一家獨特的「國際化的設計者工作室」,因此太平洋不只是跟隨潮流,更做出有創意且有意義的產品。太平洋以這樣的概念開發B- Birdy,R-Reach,I-IF,C-Carryme,S-Supportive等代表車款。並用第一個字母打造BRICS品牌,展現該公司產品輕巧、便利、動能兼具與貼心的產品開發理念。目前該公司明星產品BIRDY品牌系列至今已銷售近30萬輛,深受消費者肯定。

自行車產業鏈 全面漲價(工商時報)
 

疫情干擾加上看不到結果的俄烏戰爭,兩大黑天鵝一起攪局,推升國際原物料價格漲不停,自行車產業鏈生產成本跟著上揚、甚至影響到多家業者首季的毛利率表現。包括零配件廠、整車廠與自行車代工廠,近期均全面喊漲,還有業者採取每個月滾動式調整報價,業者強調,在萬物皆漲下,自行車產業鏈只能適度轉嫁客戶以反映成本。

陸廠復工 利奇營收逐季攀升(工商時報 )
 

自行車產業鏈利奇(1517)受惠整車廠訂單滿手,挹注大量零組件訂單,近兩年來月營收均呈兩位數增長;不料,4月受到大陸昆山廠封城近一個月的影響,月營收遇到逆風、年減逾15%。利奇在復工復產後、火力全開追趕遞延的訂單,力拚月營收盡快重返兩位數的成長軌道。

自行車業設廠 爭相落腳越南(工商時報)
 

隨著中美貿易戰築起的高關稅障礙,台灣自行車產業鏈近年來紛紛尋找第三生產基地,加上4月受到大陸封城衝擊,自行車產業更加確認分散投資的必要性!越南擁有人力成本相對低廉、產業聚落完整、且關稅優惠及員工素質高等優勢,已成為台灣與大陸之後,台灣自行車產業鏈第三個最佳生產基地。  

瑞銀看亞洲自行車行業 雙支柱支撐需求正常化(經濟日報)
 
瑞銀台灣策略分析師暨非科技產業分析師陳玟瑾指出,隨2022年購買意願不斷提高、及持續的高階自行車替換與升級需求,預計銷售結構向高階自行車傾斜的趨勢將為市場預期帶來上行空間,市場預期上調將成為正面的股價催化劑。
 
自行車行業股價回檔,因為擔心在過去兩年的高基數下,2022-23年銷售可能下滑以及潛在的去庫存壓力。不過,瑞銀認為市場對於去庫存的擔憂過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