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廠出招 拚庫存去化(工商時報 )
 
疫後自行車產業面對成車、半成車與零件庫存飆到歷史新高,無論整車廠或零組件廠,自第二季起即開始配合客戶調整訂單,且各自出招,拚庫存去化。惟高庫存未影響自行車業者前三季的整體營運表現,甚至今年營收與獲利續攀高峰仍無虞。
 
 
巨大集團執行長劉湧昌表示,美國自行車庫存很高,但歐洲卻很缺高階自行車,「美國與歐洲的狀況不一樣」;台灣廠目前零件庫存最高、缺車也是最多,因為缺料,巨大目前庫存約達四個月,有三分之二的庫存為自有品牌,「只要有零件進來就可以組裝出去,還可透過新車款的設計,預估一年半內庫存可以消化完畢。」
自行車廠 前仆後繼布局越南(工商時報)
 

自行車廠商在忙著去化庫存之際,投資設廠的腳步卻未停止!面對美國喊出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之際,越南已成為台灣組車廠在兩岸之外,第三個最重要的自行車產業聚落;其中,巨大集團越南廠預計11月投產、愛地雅越南合資車架廠預計第四季投產、明係集團也宣布進軍越南籌設組車廠。

自行車中心開發「電輔車智能整合技術」 助產業踏出綠色未來(經濟日報)
  經濟部技術處「解密科技寶藏」專區今(13)日於台北世貿一館「2022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創新領航館專館盛大開展,匯集工研院、資策會、自行車中心等14個研發法人科技專案,精選帶動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80項創新技術,其中,財團法人自行車暨健康科技研發中心(自行車中心)在現場展示減碳的交通運具—「智慧化電動輔助跑車」及「自行車傾車控制系統」二款新型車款,以同步國際技術之核心智能控制器,讓控制電輔自行車的大腦可以國產化。
自行車產業雪崩?巨大董座駁斥:高階自行車缺很大(工商)
 

全球自行車產業龍頭-巨大集團今(27)日歡慶50歲生日,董事長杜綉珍表示,美國中低階自行車庫存確實不低,但台灣高階自行車還是非常缺,「巨大的高階零組件已下訂單至2025年」,預期整體自行車銷量仍優於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公開駁斥自行車產業因庫存壓力呈現「雪崩式」下滑的傳言!

實踐ESG 打造自行車永續聯盟(工商時報)
 

當淨零碳排成為世界共同目標,巨大集團27日正式宣布ESG策略:「Cycling for a Better Future 騎向淨好未來」,包括三個面向-創新低碳生活、轉型價值循環,以及促進多元共融,期許透過ESG的具體實踐,為地球與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實踐集團的企業社會責任與承諾。

巨大擁抱剛需市場 迎下個50年(工商時報)
 

全球自行車產業龍頭巨大集團27日歡慶50歲生日,董事長杜 糸秀珍表示,極端氣候與EGS已成全球的顯學,自行車產業首先受惠,自行車剛性需求已顯現,迎接下一個50年,「巨大做好擁抱剛需市場的準備!」她強調,台灣生產的高階自行車還很缺,巨大的高階零組件已下單至2025年,駁斥產業因庫存壓力而呈現「雪崩式」下滑的傳言。

自行車族群開紅盤 巨大早盤漲逾3%衝到216元(工商 )
 

自行車族群包括巨大(9921)、美利達(9914)、愛地雅(8933)、桂盟(5306)、利奇(1517)、日馳(1526)等股價全面開紅盤;尤其是今(27)日歡慶50周年的巨大集團,開盤股漲逾3%、衝到216元!

打造全球唯一的女性自行車品牌 杜綉珍:Liv是我一生的志業(工商時報)
 

由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所創立、全球唯一的女性自行車品牌「Liv」,去年營收增長32%、營收占集團約8%,在此亮眼成績的基礎上,一個更新的目標「年營收占集團10%」也將搬上議事日程、逐步邁進。

要把「人、車、店、騎、網」串聯起來...劉湧昌:力推自行車騎行生態圈(工商時報)
 

巨大集團積極尋求轉型,未來不只要賣自行車,還要創造「自行車騎行生態圈」。劉湧昌說,做終端產品就要考慮到人的生活,很多人都在談消費者體驗,巨大對自行車騎行生態圈的主張是:把「人、車、店、騎、網」五個環節整合在一起,讓消費者高興地體驗騎行的感覺。

巨大集團半世紀成自行車世界龍頭 盧秀燕:台中之光( 聯合報)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今舉行50周年活動,台中市長盧秀燕出席表示,巨大集團不只在品牌、生產、研發、製造執世界自行車牛耳,並在全世界提供強大交通運輸服務,不只是台灣驕傲,也是台中之光,祝福巨大集團鴻圖大展、再攀高峰,邁向百年。

巨大衝刺淨零 目標2030年每台車減碳40公斤(中央社)
 

巨大機械執行長劉湧昌今天在巨大成立50週年活動表示,已進行產品碳足跡盤查,也邀請供應商共同盤點,單位產品碳足跡目標為2030年每台車減碳4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