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歐美去庫尾聲;中國疲軟惟品牌競局變(MoneyDJ新聞 )
  自行車產業歷經2年多的調整期,歐洲與北美市場先前的高庫存去化告一段落,終端需求已見回穩,即使是中低階車款,也將在今年第四季至明年初陸續消化完畢。不過,中國市場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急跌,市況尚未觸底,加上本土品牌積極轉型搶市,可能為後市競爭格局增添變數。
台灣成功轉向市場!E-Bike出口值增加 巨大、美利達等整車廠營收占比續拉高(工商時報)
  台灣自行車產業今(2025)年上半年相關產品出口值14.22億美元、年減約8%,主要受到歐洲庫存高、美國對等關稅及大陸市場衰退等三大因素干擾。其中,傳統自行車出口值量均年減兩位數,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出口量雖衰退14%,惟出口值微幅超過傳統自行車,成為市場主力產品。
迎轉機 自行車雙雄補漲力道強(工商時報 )
 

隨著歐美市場庫存去化逐步告一段落,市場看好自行車產業最壞情況已過,2025年有望重返成長軌道,台股近期低基期族群補漲力道強勁,自行車雙雄美利達(9914)、巨大(9921)股價30日大舉反彈,分別勁揚2.18%、3.04%,法人指出,產業景氣有望迎來轉機。

陸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實施在即 多環節推進助安全上路(中時即時)
 

大陸央視25日報導,距離9月1日中國大陸新版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正式實施,僅有1個多月,但標準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如何安全上路,需要多個環節同步推進。

春燕來了?美利達急亮燈 自行車廠忙踩風火輪奔高(工商時報)
 

春燕來了?E-Bike捎喜訊,台灣E-Bike今年前四月出口值寫下疫情以來首次出現正成長,法人亦看好美國和歐洲庫存將於今年下半年接近健康水準,電動自行車更換周期提前在去年下半年起動,台灣腳踏車供應鏈喜逢春,今日由自行車雙雄美利達(9914)率先登高,不到十時就攻占漲停,巨大(9921)、桂盟(5306)也跟上分別飆出逾8%及5%的漲幅。

關稅在即 自行車台廠拚勝出機會(工商時報)
 

自行車業緊盯美國對台灣對等關稅揭曉,「只要比主要競爭對手低就贏了!」目前台灣自行車產業主要競爭對手,包括越南(關稅稅率20%)、柬埔寨(36%)、印尼(19%),大陸因為被美國課徵高額關稅,自行車雙雄巨大、美利達已將大陸廠定位為供應大陸內銷市場,或是外銷東南亞、東北亞市場。

自行車零組件廠Shimano砍財測、純益恐暴減6成(MoneyDJ新聞)
 

中國需求放緩、加上匯損,自行車零組件大廠Shimano下砍今年度財測預估、純益恐暴減6成。而Shimano預估川普關稅的影響有限、目前整車廠未提出降價要求。

利奇Q2起恐再陷虧損,關稅問題未解H2仍看保守(MoneyDJ新聞)
 

自行車零件業者利奇(1517)今年第一季雖然已成功擺脫虧損、轉虧為盈,但公司坦言,第二季起在關稅成本壓力與匯損衝擊下,業績恐再度陷入虧損。法人觀察,儘管產業庫存已普遍去化,惟在消費緊縮、且關稅問題尚未明朗的情況下,利奇今年展望仍保守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