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球輪胎市場調查權威單位Rubber&Plastics News最新公布,創業43年的正新,挾著品牌與擴產優勢,2009年營收27.23億美元,成功擠下韓國錦湖輪胎,成為全球第10大輪胎廠,也是大中華地區首家打進全球前十大輪胎廠的業者。
裕隆集團轉投資的元翎精密工業,已成功研發出汽車安全氣囊的關鍵零組件─氣體發生器,不僅是亞洲唯一,也是全球少數擁有該技術的業者。過去大陸車廠都向歐美大廠購買氣體發生器,元翎精密明年將量產200萬套,除將供應包括中華車、納智捷及大陸車廠自主品牌等車款使用,也將銷售大陸。
韓國SK Energy稱,公司已與台灣塑膠簽訂協議,共同研發可充電電池,有助於進軍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綜合媒體12月28日報導,韓國SK Energy Co. (096770.SE)28日稱,該公司與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Formosa Plastics Corp., 1301.TW, 簡稱:台灣塑膠)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共同研發應用於能源儲存系統的可充電電池。
世界貿易組織(WTO)日前宣布中國在輪胎特保案中敗訴,因為中方舉證不足,且美國的過渡性特別保護措施也沒違反WTO規則。中國商務部則對此一決定表示遺憾,並將適時提起上訴。中美間的輪胎特保案是WTO內部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第一次處理關於「過渡性特定產品保護機制」的案件,在日後解決會員國爭端將有類似判例的作用,也可能影響到中國與歐美間層出不窮的貿易摩擦事件。
中新社援引新京報12月22日報導,昨日(21日),普利司通輪胎事業中國區總裁武田邦俊表示,迫於天然橡膠原材料的成本壓力,該公司在華銷售的輪胎本月中旬已上調了4%的終端售價。據其介紹,今年12月份,國內的輪胎企業大部分均上調了15%至20%的輪胎售價。
台商品牌遭大陸仿冒嚴重,大陸共有8家業者以假亂真的商標,仿冒「正新」的自行車胎與摩托車胎等產品,已嚴重影響品牌權益。正新橡膠(2105)副總經理吳軒妙昨(27)日表示,中國最近首次下令全國查緝涉嫌侵犯「正新」註冊商標專用權行為。這是大陸當局第一宗為保護台商的自有品牌,做出大規模查緝大陸業者的仿冒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