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陸馬牌輪胎進軍中國 首家工廠合肥開業(鉅亨網)
 

德國大陸馬牌輪胎中國首家工廠於合肥正式開業,合肥工廠主要生產中高端乘用車輪胎,以滿足市場需求。據解放日報5月25日報導,5月18日,德國大陸馬牌輪胎中國首家工廠於合肥正式開業。 

日本汽車產業鏈轉移 在華工業園浮出水面(鉅亨網)
 

據每日經濟新聞5月27日報導,5月24日,從江蘇丹陽招商局獲悉,江蘇丹陽市政府與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共同啟動以“日本中小企業汽車零部件集群”為主的丹陽日本汽車零部件工業園,該工業園將於2011年11月投產。 

日本零部件產業轉移背后的威脅和機遇(鉅亨網)
 

日本汽車零部件產業向中國的轉移不是偶然,而是其保持和提升汽車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但對中國本土的汽車零部件公司來說,不是機會,而是威脅。據每日經濟新聞5月27日報導,日本地震帶來了全球汽車產業鏈的震蕩,也引發了日本政府和企業的反思。日本企業有意加快向中國市場進行產業轉移,這對中國汽車及零部件廠商來說,究竟是挑戰還是機遇?記者就此與社科院全國日本經濟研究會理事白益民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青進行了對話。 

正新 接單滿載 營收向上推升(工商時報)
 

因輪胎接單不錯,正新從3、4月起的集團營收,都破百億元,其中4月集團營收約103億元,略少於3月的集團營收。由於正新5、6月各類輪胎的接單,已達滿載,讓正新未來的集團營運,仍相當看好。正新目前在大陸、歐洲、中東及印度等輪胎市場的接單表現,都相當不錯。其中,印度新興市場,更成為正新未來加重轎車胎與輕卡車的重點市場。 

鉛酸蓄電池市場需求大增(工商時報)
 

政府積極推動「電動機車產業」,已編列預算,希望4年(至民國101年)內目標補助及獎勵16萬輛「鋰電池」電動機車上路;此政策對國內鉛酸電池廠而言,雖有遺憾,但並不會影響整體產業發展。鉛酸電池業者表示,安全、經濟實惠的鉛酸電池,目前仍是全球汽機車引擎、UPS不斷電系統、儲能系統…等所信賴、採用的主要電池,市場需求仍不斷擴大。  

避免衝擊汽車生產鏈,南韓鎮壓現代零件商罷工(工商時報)
 

現代汽車引擎零件供應商柳成(Yoosung Enterprise)罷工持續6天後,南韓周二出動2,700多名鎮暴警察前往鎮壓,甚至派出直昇機,以強力水柱驅散罷工人潮,防止零件供應中斷對現代、起亞(Kia)造成更大損失。柳成上周因薪資與排班制度引發工會反彈,導致400多人在首爾南方的峨山廠房展開罷工抗議。由於現代與起亞所使用的活塞圈有70%都由柳成供應,因此上周罷工以來,包括現代油電車Sonata及其他休旅車款都受到影響。
 

中國進軍汽車強國 零部件領域崛起是前提(鉅亨網)
 

中國成為汽車強國必須以建成零部件強國為前提,而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要做大做強,突破核心技術已是勢在必行。中新社援引濟南日報5月18日的報導稱,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以產銷超過千萬的成績,成為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的新車銷售市場。吸引了不少跨國汽車零部件公司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表示,中國成為汽車強國必須以建成零部件強國為前提。面對未來幾年內零部件企業將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中國自主品牌要殺出重圍,突破核心技術已是勢在必行。 

德國采埃孚汽車零件 精良(工商時報)
 

德國采埃孚集團(ZF Friedrichshafen),總部位於德國,是全球汽車行業的合作夥伴和零配件供應商,提供變速箱、轉向及底盤系統等汽車零配件。台北首都客運是台灣第一家使用德國采埃孚集團最新一代EcoLife變速箱及AV132低底板後軸,同時,大都會客運亦計劃於今年8月前添購191台同樣規格的新型大宇巴士。ZF AV132低地板後軸的特殊設計,讓巴士車底能降至離地面僅25公分,提供乘客更快速的上下車時間,此外,ZF AV132後軸行駛時幾乎沒有噪音,這歸功於這套車軸的主要組件例如精密齒輪、空氣懸吊及高性能避震器等的良好整體設計。  

日零件6月恢復供應總量上攻35萬台(中國時報)
 

日震引發缺料風暴,帶給日系廠牌減班減產餘震,一時間車市似乎有點愁雲慘霧,但證諸多數業者看法,卻都依然審慎樂觀,即使衝擊不小的和泰便甫獲TOYOTA製造廠國瑞汽車通知,因日本零件正加速恢復正常供應,國瑞生產線從5月23日起產能將提升至正常水準之60%,而6月起生產台數則將回復至地震前最大產能。業界咸認在多數廠家零件供應將加快補足前提下,今年上攻35萬台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