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新砸200億 兩岸大擴產(工商時報)

已躍居全球第十大輪胎廠正新橡膠,今年擬砸下新台幣200億元,在大陸重慶、漳州、廈門以及台灣等四處進行擴產動作;同時也對旗下現有工廠的設備汰舊換新,展現集團在全球輪胎排名,再向前推進的決心。

建大擴產 投資天津廠50億(工商時報)
 

建大工業3月將慶祝創業50周年慶,建大總經理張宏德昨(7)日表示,為擴大轎車胎產能,旗下建大天津轎車胎及打膠廠,3月中旬以後,將同步動土興建。其中,第一期轎車胎規畫日產能為1萬條,預定明年中投產,依國際轎車胎廠的規模計算,粗估總投資額達50億元。

汽車變得更安全!全球首見行人安全囊(鉅亨網)
 

富豪(Volvo)汽車一直以來被視為是全球最安全的汽車,儘管如此,他們現在更推出了全球首見的行人安全氣囊,讓汽車變得更加安全。安全氣囊借助於前保險桿上裝的1系列精密感應器而運作。富豪1名發言人告訴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如果行人撞到前保險桿的任何1處,安全氣囊會從擋風玻璃下緣彈出,並撐起引擎蓋的後緣,使引擎室有更多空間。」

南港輪胎 前2月獲利增6.97%(工商時報)
 

受惠輪胎價格調漲、匯兌利益、與業外轉投資收益,南港輪胎自結今年前2月合併稅前盈餘1.25億元,年增6.97%。為反映合成橡膠價格大幅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南港輪胎從2月起,已全面調漲輪胎售價3至6%。

看好車市 泰豐14億蓋桃園廠(工商時報)
 

看好汽車市場,泰豐輪胎董事會決議,將斥資新台幣14.03億元,向泛亞科技購置桃園科技工業園區土地,建置台灣第2座生產基地。 泰豐表示,看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後,台灣製造輪胎輸中國大陸具有優勢,且不受中美輪胎傾銷案懲罰性關稅影響,因此決定在桃園觀音設置在台灣的第2座生產基地。

東元 猛攻電動車馬達 【經濟日報】
 

 東元總經理邱純枝表示,東元切入電動車馬達,以兩岸汽車廠為客戶,4月將推出二輪、四輪輪轂用電動車馬達。

東元去年合併營收432億元,年增9.5%。法人預估,去年東元每股純益約1.6至1.8元,是近三年最佳成績,今年在邁向風電產業的風機大量出貨,及跨入電動車馬達新領域,重電營收占比達55%,比去年的45%明顯成長,營收及獲利可望持續成長。

邱純枝3日主持東元年度家電新產品發表會。她指出,東元電動車馬達將於4月的車用電子展中展出,分成二輪及四輪二款,與合作車廠簽約已到「非常接近可以實現的階段」,合作對象包括台灣及大陸的汽車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