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米其林調查 7成車主不知輪胎品牌(中國時報)

國內車主太不關心輪胎!台灣米其林(MICHELIN)公布重視輪胎守護安全大調查,結果近7成消費者竟不知愛車輪胎品牌,更有81%消費者不知愛車標準胎壓,總經理陸惠峰特呼籲定期檢查胎壓及溝深,車輪定位更須準確。

美國車市回春 零件美援族得利(工商時報)

美國汽車市場強力復甦,當地車廠與一階汽車零組件大廠,擴大海外採購釋單,國內汽車零組件「美援族」,包括和大、同致、朋程、江興等今年業績展望佳。美國車市佳,業者看好後續將帶2j動當地對售後維修(AM)零件需求成長,包括東陽、昭輝、堤維西、耿鼎、帝寶國內汽車AM族群下半年業績成長可期。

壓馬路可發電 雲科大新發明(中國時報)

壓馬路就可以發電!雲林科技大學工學院研發一項鋪在馬路的設備,只要輪胎壓過、就可產生能量轉為電力,車流量越大發電越多,裝在高速公路收費站、工業區出入口最合適。一萬車次壓過可生產一千兩百度電,約一二○個家庭一日用電量,已向經濟部申請能量轉換方式專利。

爆胎肇禍 輪胎應列入車檢(中國時報)
 

據高速公路警察局調查,車輛爆胎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之第一殺手,且夏季下午一時至三時為最易發生爆胎之時段。環顧生活周遭中,經常可見車主為節省車輛開銷,即便胎紋已嚴重磨耗,仍然繼續上路使用者,其大多抱著「撐一撐再換」之投機心態,以致車毀人亡憾事一再發生。

全美首張谷歌無人駕駛車拿到牌照(中國時報)
 

美國內華達州已核發全美首張「自動駕駛汽車」的牌照,網路搜尋引擎巨擘谷歌公司(Google)改裝的一輛豐田Prius油電混合動力無人駕駛房車(見圖,路透),即將掛牌正式上路。谷歌進軍汽車業後,在自動駕駛科技研發領域一馬當先,原理乃利用人工智慧軟體感應出汽車行駛時的周遭環境與事物,並模仿真人駕駛的反應。「新款」Prius無人駕駛自動房車內建雷達感測器與雷射測距儀,車頂也安置攝錄影機,藉由三者交互作用,車輛得以「觀知」道路交通狀況。

車電市場大 台廠急卡位(旺報)
 

台灣車載資通訊產業聯盟理事長游文光表示,車電投資門檻高,台灣絕對有機會成為車電的世界第一,卻困於沒有整車廠的數據和實戰;大陸重車、商用車都是自主品牌,若武漢政府有財政補助、東風能支援數據,台灣就能提供人才,台灣產業鍊要整合,在零組件轉到車電時,還有國際認證等門檻,台灣應該有設立實驗室等政策,與國際規格連結。

輪胎安全不可忽視 米其林呼籲六項基本原則保平安(旺車新聞)
 

相較於歐美日等地區,完整的汽車文化不僅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消費者對汽車認知也相對高出許多,國內多數消費者對車輛認知較低,簡單來說就是對於自家愛車知多少?而除了汽車本體之外,最重要的配件:輪胎更是對安全有直接且絕對的影響,根據國道高速公路局所公佈99年國道交通事故統計指出,輪胎意外爆破或車輪脫落高居肇事原因的第二位,也就是說許多消費者並未落實檢查輪胎、使用不當、裝置不正確等,進而導致自身與他人行車安全。
 

普及率升,TPM股前景看佳(工商時報)
 

美國2007年以後出廠新車的TPM(胎壓偵測器)進入汰換高峰期,加上歐洲、日本與大陸等市場,跟進修法強制新車加裝TPM,國內從事TPM生產的汽車電子零件廠同致、車王電與為升,業績受惠。同致TPM打入大陸吉利與東風日產等汽車大廠供應鏈,估月出貨量高達近4,000套,卡位大陸市場。同致也期待TPM可成為倒車雷達、AVM(環車影像系統)之外,另一主要產品。業者也表示,由於TPM壓力感知器都裝在輪胎內,只要輪胎一更換,感知器也需要跟著換新,過去受到各車廠技術未整合影響,通常AM輪胎商或修車廠,都不會主動幫車主更換;但隨近年通用型的TPM感知器開發後,AM市場的TPM需求將大幅成長。

瑞利 將代工大陸高價車(經濟日報)
 

汽車鈑金大廠瑞利(1512)昨(25)日證實,已成功打進大陸獨立國際級汽車品牌「觀致」供應鏈,本月正式啟動常熟建廠投資案,預計第四季完工,明年初投產,第一階段汽車鈑金年產能將達20萬台。

零件短缺 全球車市復甦受阻(工商時報)
 

在全球車市邁向復甦之際,汽車廠卻面臨汽車零件與重要原料短缺的問題,恐影響今年的汽車產量,復甦之路亦將受阻。汽車零件短缺的主因,是沒足夠的工廠和勞工可以生產零件。IHS Automotive分析師吉列特(Jim Gillette)指出,汽車廠在不景氣時裁減工人,並暫時關閉部分工廠,許多汽車廠正努力追上景氣復甦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