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組件雙雄東陽、和大業績持續新高,二家公司10月及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同步再創同期新高,有鑑於大陸購置稅減半優惠即將結束,預料年底前將有一波購車潮,第4季營運有機會再創單季新高紀錄。
為了達到自動駕駛車的目標,包括特斯拉(Tesla)、Volvo、奧迪(Audi)、福特(Ford)等一線車廠,已經由單純的在車上搭載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轉進開發具深度學習功能的人工智慧超級電腦。為了搶攻車載系統晶片龐大代工訂單,晶圓雙雄台積電及聯電布局多年,台積電已打造出完整的車用晶片生態系統,至於封測大廠日月光亦拿下車用晶片生產認證。
特斯拉(Tesla)第3季電動車銷量創高,單季首現盈利,第4季產銷量2度調高,加上德國宣布2030年後再無燃油車,加速發展電動車,包括和大等台灣電動車零件供應鏈族群,未來營運看多。特斯拉日前陸續公布第3季營運結果,新車交車數量來到2.45萬輛,改寫單季新高紀錄,較前季大幅成長約7成,單季並意外出現盈利,終結過去連8季虧損紀錄,為電動車產業發展注入強心針。
金融時報報導,眼看自動駕駛車即將成為全球車市主流,日本保險業已加緊腳步鑽研相關資料,希望盡早推出符合自駕車車主需求的保險產品,屆時將顛覆汽車及車用零件製造商的保費計算方式。但日本兩大保險公司MS&AD及東京海上認為,駕駛人從傳統汽車轉換至自駕車的過渡時期反而會產生新的風險。採用各項精密儀器的自駕車不僅維修成本比傳統汽車高,且未來車主購買車險的方式也會有所改變,而這些都將為保險業者創造新商機。
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秘書長周宗保表示,車聯網是一種高科技產業型態呈現,UBI(車聯網保險)對金管會、保險局帶來巨大新挑戰,車聯網更會帶來14項加值服務,可為保險以及其他產業帶來相當大的商機。
越來越多車商推出電動車款,上個月巴黎汽車展上出現更多新車款,不過分析師指出電動車電池產量恐怕趕不上電動車生產的速度,目前電動車電池的供應量僅占全球輕型車銷售量的1%。
工研院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副主任范玉玟指出,基於安全的考量,以抬頭顯示器取代傳統儀表已是必然趨勢,甚至對未來的自動駕駛車而言,抬頭顯示技術都是非常重要的應用;然而,現今的抬頭顯示器在亮度、解析度、對比度、畫面比例等仍有進步空間。
和大第3季營收13.94億元,創下同期新高;稅後淨利2.26億元,單季EPS為0.96元。累計前3季營收為42.73億元,同樣改寫新高,年增10.7%;稅後淨利7.90億元,EPS為3.3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