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 業績逐季創新高 (工商時報)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獲得美系電動車大廠以外5家電動車專案訂單,持續與日本、歐洲等電動車業者和第一階供應商洽談,法人預估,第4季可出貨產品給中國大陸電動車客戶,明年可對歐洲大車廠陸續出貨。
江興鍛、智伸科 全年營收拚高 (工商時報)
  汽車零件大廠江興鍛及智伸科遭逢中美貿易戰襲擊,營運呈現一冷一熱;但兩公司今年營收,都有機會力拚創新高。法人預估,江興鍛今年營收有機會上看28~29億元,智伸科9月及前9月營收均改寫新高,今年營收年增10%以上,上看44~45億元,續攀史上新高。
東陽 前9月每股賺3.0元(工商時報)
 

東陽受業外收益減少拖累,自結9月合併稅前淨利1.41億元,累計前9月合併稅前淨利17.98億元,累計每股稅前淨利3.0元。時序進入第4季傳統旺季,法人看好大陸OEM(車廠代工)與台灣AM(售後維修)汽車零件部門訂單恢復成長力道,估計東陽營收獲利將重返旺季正常軌道。

和勤精機大陸和新廠擴產明年Q4投產 (工商時報)
 

高端精密沖壓大廠-和勤精機嘉興和新廠第5車間,今(23)日動土,總投資額達人民幣6,500萬,規劃擴建年產能達2,500萬件的汽車座椅零組件,預計2019年第4季投產,預估每年可挹注人民幣1.3億的產值,加上中科二林廠2020年投產後,和勤在兩岸的汽車零組件產值預估年增達25%。

和大、台達電 營運亮眼 (工商時報)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第3季合併營收為18.8億元,季增4.23%,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紀錄,累計前3季合併營收為54.51億元,年增7.63%。電源供應器大廠台達電第3季合併營收為636.17億元,季增9.87%,亦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紀錄,累計前3季合併營收為1,723.84億元,年增6.27%。

車電成長率 大幅超車通訊電子 (工商時報)
 

日盛全球智能車基金經理人馮紹榮表示,IC Market估計,2017~2021年車用電子成長率將大幅超越通訊電子,IC市場終端需求年複合成長率在車用市場為12.5%,大幅超越通訊電子的4.6%。SAFE估美國電動車將在10月迎來重要里程碑,銷量將達到創紀錄的100萬輛,預計到2020年,市場上每個主要汽車製造商都將提供120種電動車型,電動車產業深具成長潛力。

艾姆勒 Q3獲利年增13倍 聯手應華搶灘大陸電動車市場(工商時報)
 

艾姆勒主攻汽車散熱市場,其散熱產品主要應用於油電混合車及電動車,占營業額逾98%,客戶以歐美及日本等為主。相準大陸地區電動車市場規模將為全球最大,艾姆勒與應華攜手揮軍進攻,雙方於7月初宣布合資進行大陸合作案,結合雙方在技術、客戶關係、在地生產管理之經驗及優勢,加速切入中國大陸電動車零組件市場。

車用PCB類股 錢景俏 (工商時報)
 

汽車電子相關產業成長快速,其中一塊頗受期待的商機,是不論主打環保的新能源車或未來科技的自駕車,只要是在傳統汽車上加一個功能,就必須要附帶上至少一塊P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