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童子賢:汽車電子化商機可期(工商時報)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16日表示,汽車轉往電子化、電機化發展後,台灣科技產業將有新的發展空間,而且汽車產值高,買一台車的錢可以抵過很多支旗艦手機,大家不用眼裡只有手機,汽車電子化程度現在還是「小二生」,等到國高中生階段時、商機會大爆發,和碩已有以待之,而面對中美分裂為兩大陣營趨勢,他則認為中美能不能脫鉤是個弔詭的題目。

凌陽衝刺車用IC、AI 接單唱旺(工商時報)
 

老字號IC設計廠凌陽力拚轉型,全面衝刺車用影音娛樂系統及人工智慧(AI)/特殊應用晶片(ASIC)市場。供應鏈看好,未來凌陽有望切入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搭上自駕車風潮,加上ASIC市場可望以IC設計服務拿下客戶訂單,在2021年全面開花結果,替未來業績成長注入一股強心針。

巧新屏東廠啟用 第四季業績回溫(工商時報)
 

目前巧新產線除比重高達八成的鋁合金鍛造輪圈外,另外兩成則為汽車懸吊系統,公司也在積極規畫第三隻腳跨足卡車輪圈市場。同時以去年接單狀況觀察,淨成形約占整體比重15~20%,因採用淨成形製程相比傳統製程將能降低約15~20%成本,極具發展空間,劉厚鈞也強調公司將傾全力投入該製程的優化。

電池日登場 電動車概念股飆(工商時報)
 

外界期盼「百萬英哩」等級新款電池公布,可單憑一個電池組的壽命,使電動車行駛約100萬英里,延長電池使用年限。特斯拉目前電池產能達63GWh(千兆瓦小時),若以最大電量100kWh(千瓦時)車型計算,每年足以供應約63萬台特斯拉電動車的需求。法人預期,特斯拉將會宣布長期擴產計畫,把電池產能提升至每年2000GWh,屆時每年可支撐超過1,800萬台電動車產能,產能擴大30倍,布局大量生產。

淳安大秀車載實力 前景聚光(工商時報)
 

敏實集團旗下淳安電子搶攻車載鏡頭模組商機成果初發酵,隨著車載鏡頭出貨逐步放量,8月合併營收登高,以1.85億元拿下歷史新高,為第四季及明年營運鋪陳,淳安23日舉行新品展示會,對外大秀車載實力。

智伸科 調整現金股利(工商時報)
 

受惠於大陸車市回溫,汽車動力及安全系統零組件客戶漸恢復拉貨,智伸科樂觀第三季營運將優於第二季。

YUASA電池品質服務 客戶讚(工商時報)
 

該公司開發的新一代「充電制御式電池」系列,加入碳元素,正極板使用四周圍皆有邊框之全框式極板,可降低內部阻抗並提升CCA啟動電流,相較於標準品來說,可提高20%的充電受入性(快速充電性能),電池壽命增長30%+,適合充電制御車及小型自用車使用。

裕隆推App 搶當共享交通王(工商時報)
 

裕隆集團搶當共享交通王,25日推出一站式平台「格上Go Smart」,整合集團內的格上租車等出行服務事業,結盟台灣代駕、Sealand、WeMo等台灣最大的代駕品牌、汽車訂閱租車平台、共享電動機車平台,打造「移動服務台灣隊」,提供多元自駕、旅遊、商務專車、汽車訂閱等服務,全方位滿足消費者的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