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車市熱 東陽、 麗清營運受惠(工商時報)
  大陸新車銷售激揚,推升中概汽車零件族群2月業績強勢表態,東陽2月雖因工作天數減少,整體合併營收13.43億元、年減17.37%,但OEM(車廠代工)事業2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倍增,大陸轉投資各廠業績強;麗清同樣受惠於對岸車廠客戶強勁拉貨力道,2月營收猛增1.66倍、創同期新高。
江興鍛 Q1出貨年成長逾25%(工商時報)
  江興鍛2月及前二月合併營收,雙雙創同期新高,江興鍛估大陸廠3月出貨逾1.2億元,台灣廠出貨九千萬元以上,3月出貨優於去年同期,第一季生產及出貨年成長至少25%,全年生產及出貨年成長二成、挑戰28億元。
攜手唐榮 大同首張電車馬達訂單到手(工商時報)
 

大同搶攻電動車市場,電動車馬達第一張訂單到手!唐榮將採購大同大型電動巴士100組馬達系統,未來「北大同、南唐榮」雙方將以「MIT(Made in Tatung)」聯手進軍電巴國際銷售,鎖定印度、泰國等,行銷海外市場。

智伸科2月營收6.75億 創同期新高(工商時報)
 

智伸科拜主要客戶對缸內直噴引擎(GDI)、傳動系統CVT、AT及DCT等相關汽車零件產品拉貨力道強勁,加上醫療、電子零件產品出貨暢旺,又併購旭申國際,2月及前二月合併營收雙雙改寫同期新高。法人預估,智伸科今年合併營收年成長至少二成。

通用攜樂金化學 擬在美建第二座電池廠(工商時報)
 

美國通用汽車(GM)與韓國合資夥伴樂金化學(LG Chem)在美國興建第一座電池廠之後,如今考慮再打造第二座廠,地點可能位於田納西州,反映這家美國車廠積極提高電池產能、投資電動車領域的策略。

台塑、南亞、長春 衝產能(工商時報)
 

全球半導體供需緊俏,長春、南亞、長興旗下電子化學品、PCB、電子材料、銅箔業績暢旺,台塑轉投資電子事業營運也加速推進,伴隨新產投產加盟,營運利基加乘放大。

CMOS供不應求 這兩檔訂單排到Q3(工商時報)
 

車用、消費性等終端產品需求暢旺,連帶讓晶圓代工、封測產能全面吃緊,CMOS影像感測器(CIS元件)供給亦同步吃緊。法人圈傳出,原相、晶相光等CIS元件供應商訂單已經一路排到第三季,將使業績具備成長動能。

年增33.3% 台達電營收 最強2月(工商時報)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2月工作天數少,台達電汽車電子部門營收仍繼續改寫歷史新高,顯示台達電耕耘10多年的汽車電子事業,隨著接獲的汽車專案越來越多,似乎在今年逐漸邁入收穫期,台達電也在日前法說會中表示,汽車電子可望在兩年內達到損益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