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智伸科 前景看俏(工商時報)
  和大為特斯拉電動車減速齒輪獨家供應商,法人表示,和大今年還有五個以上新專案的電動車零組件開始出貨,法人估今年電動車營收貢獻年增率上看七成,明年可望持續增加。
YES!來電 全新概念電動車充電樁 2021智慧城市展搶先曝光(工商時報)
  裕隆集團旗下品牌「YES!來電」於2021智慧城市展中,發表二款全新概念電動車AC交流充電樁設備,結合電動車主充電使用設備體驗及多元場域業者的需求,擁有專用獨立電錶、多媒體數位廣告版面、差異化電動車充電體驗,全力搶攻各大商業中心與住宅市場。
海英俊、鄭平:台達電迎電動車全勝時期(工商時報)
 

成立半世紀的電源與工業自動化大廠台達電,不僅既有的電源相關事業持續暢旺,身為台灣電子業中的電動車先行者之一,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表示,這是必須要發展的方向,執行長鄭平更指出,電動車與科技業生態實在太不一樣,投入至今學到非常多東西,目前看來,2022年電動車馬達與電源營收目標達到150億元,應該可以順利達陣。

上銀擴大資本支出 海內外建廠(工商時報)
 

電動車、燃油汽車都會用到滾珠螺桿,尤其電動車剎車系統或轉向系統一定會用到滾珠螺桿,汽車產品週期較長,一個產品週期產能動輒百萬輛起跳,去年起試量產,預估今年底到明年產量增大,明後年才會大量生產。

新纖打入特斯拉 出貨量揚升(工商時報)
 

新纖的春天要來了!新纖總經理羅時銓25日指出,工程塑膠粒已打入電動車供應鏈,去年開始小量出貨給特斯拉車廠,今年出貨量還會增加,另外也與其他電動車廠商接洽中;此外,加工絲供不應求、產能已全開,上半年訂單無虞,今年營運一定比去年好很多。

和碩攻電動車 拚全球布局(工商時報)
 

和碩電動車發展藍圖出爐,執行長廖賜政表示,和碩電動車發展將專注在電控領域,今年電動車業務可望穩健成長,未來五~十年和碩電動車事業每年都能出現雙位數成長。且由於提供客戶在地支援比成本低更重要,和碩將會加緊實現全球供應鏈,除了現有的台灣、中國之外,北美與歐洲也會布局產能。

和勤去年獲利搶眼 大增5.8倍、創上櫃來新高(工商時報)
 

和勤表示,新能源車零件營收占比8.09%,2021年來自美系電動車大廠的訂單將繼續成長,也供應其他品牌的新能源車座椅、門鎖等零件,並與各大品牌車廠開發新能源車關鍵的電驅系統零件。此外,和勤亦加入鴻海MIH聯盟,爭取更多電動車商機。

遠東新、新纖攻電動車、3C應用 紡纖廠 織出高值化商機(工商時報)
 

後疫情時代東南亞的紡纖供應鏈成形,國內廠商以市場區隔、提升附加價值因應此一趨勢,朝向汽車、電動車、3C等高值化產品應用上發展,包括遠東新、新纖、福懋、力麗、力鵬都藉由策略的調整,打入國際知名品牌廠的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