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件族群 加速新廠布局(工商時報)
 

瞄準疫情解封後全球車市成長需求,汽車零件族群提前展開新廠投資布局,廣華-KY大陸襄陽廣佳廠二期及蘇州太倉新廠下半年陸續完工投產,導入新環保技術,迎客戶新單;劍麟浙江廠加速轉型,年底前將投產電動車用散熱系統零件,擁抱新能源車市場成長商機。

車市回溫 汽車板廠吞補丸(工商時報)
 

Prismark預估2020年~2025年全球PCB產值複合成長率為5.8%,其中車用硬板和車用HDI 2020年~2025年的複合成長率分別為6.7%及8.1%。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30年電動車存量將增加到1.45億輛,如果政府積極推廣,甚至有望到2.3億輛。

寧德時代 投資能源車充電服務(工商時報)
 

大陸新能源汽車大行其道,周邊相關服務商也受市場關注。大陸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App「雲快充」於21日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大陸新能源巨頭寧德時代,以及重量級資本機構合力資本和財信金控旗下的財信產業基金。

車市復甦 敬鵬、健鼎業績看升(工商時報)
 

法人分析,汽車產業擺脫過去貿易戰及疫情的衝擊,加上電動車快速成長的趨勢不變,相較2020年的低基期,今年以來業績呈現顯著成長,PCB廠今年來車用相關業績,也繳出不錯的成績。

車市復甦 13檔車電概念股夯(工商時報)
 

歐美地區隨疫苗施打率增高已陸續解封,車廠復工、車輛維修需求攀升,車用晶片Super Hot Run(超級急件)改善缺貨問題,車廠補庫存將帶動汽車零組件第三季拉貨動能轉強,23日盤面上相關股率先發動,包括敬鵬、為升、胡連等多檔衝上漲停。

PCB族群 蘋概、汽車板領頭衝(工商時報)
 

法人表示,今年蘋果新產品推出的時程,如無意外將會回到過往的節奏,且為了提前準備,六月起已經有部分零件小量拉貨,預期第三季旺季期間會放大量,PCB產業中包括載板、軟板、HDI、SLP等製程都將受惠。

HDI新產能挹注 健鼎Q3營運增溫(工商時報)
 

健鼎表示,HDI已不再只是跟手機劃等號,高階NB、高階伺服器、高階汽車板、SSD等產品都會需要用到HDI,如健鼎的HDI產品結構中,有6成為非手機應用。展望後續,看好各類型產品皆有需求,尤其第三季美系新機開始拉貨後,同業優先供應美系產能的情況下,預期HDI供給會持續吃緊。

缺晶高峰已過 汽車零件激揚(工商時報)
 

全球車用晶片短缺高峰已過,國際車廠產能逐步提升,歐美與中國大陸後疫情時代報復性購車需求出籠,汽車零件族群下半年業績成長可期,激勵股價表現。

國巨5年內 營收挑戰50億美元(工商時報)
 

國巨合併基美到7月就屆滿一年,合併綜效陸續展現,不僅汽車營收比重攀升至18%,合計高階、利基型比重攀升至逾七成,隨著車市邁向復甦,國巨今年第三季稼動率進入滿載,可望寫下合併以來新高紀錄,公司日前參加法說會時也透露願景,盼五年內挑戰50億美元年營收的目標。

英特爾喊話 晶片荒H2緩解(工商時報)
 

針對新冠疫情引爆的汽車及消費電子晶片荒,美國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預言,晶片缺貨問題會在下半年觸底反彈獲得改善,但2023年之前仍難回復到健康的供需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