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 6月稅前淨利重返億元(工商時報)
 

下半年起車用晶片短缺問題緩解,東陽OEM(車廠代工)零件客戶拉貨動能提升,AM外銷需求更看好將一路旺到年底,法人樂觀東陽下半年將賺贏上半年。

電池荒來襲 陸企急擴產(工商時報)
 

當前「缺芯(晶片)」問題影響全球車企生產,但對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的陸企而言,「電池荒」危機同樣劈面而來。盡管上半年大陸電池廠商加足馬力衝刺,產銷年增分別高達217.5%、173.6%,仍難緩解車廠需求。目前部分動力電池廠商已推出激進的擴產計畫。

車市回溫 和大樂觀H2營運(工商時報)
 

和大工業受惠於歐美解封,車市銷量回升,電動車客戶拉貨力道強勁,董事長沈國榮樂觀下半年營運。法人估和大全年營收有望挑戰70億元、回升至2018年的高位水準。

億光 車用需求暢旺(工商時報)
 

LED封裝大廠億光第二季營收67.59億元,月增14.84%、年增19.81%,優於市場預期,受惠於居家辦公趨勢延續,NB與MNT需求維持高檔,以及公司相對低價產品調漲、光耦合器產品漲價效應更加顯著,可望帶動單季獲利跳高。

信邦上半年獲利 史上新高(工商時報)
 

電子零組件廠商信邦23日公布上半年財報,第二季稅後淨利6.37億元、季增8.72%、年增8.51%,每股盈餘2.73元,皆創下歷史新高。展望下半年公司表示,看好市場需求升溫,對於第三季營運正面看待,力拚較第二季更成長,同時2021全年追求雙位數成長的目標不變。

疫情反覆 經濟影響漸減(工商時報)
 

儘管Delta變種病毒可能阻礙短期的成長,其對成熟國家經濟體的經濟活動,應該不會造成持久性的影響。關鍵還是在疫苗的施打速度,目前成熟國家經濟體疫苗施打的進度良好,歐美主要國家接種1劑的疫苗施打覆蓋率為55~68%,接種2劑的完整覆蓋率則達40~53%。若疫苗施打覆蓋率持續增加,Delta變種病毒對後續經濟的影響將非常有限。

東陽 帶量拉出長紅(工商時報)
 

東陽6月業績淡季不淡,稅前淨利1.06億元,上半年每股稅前盈餘0.81元,法人看好下半年獲利有機會勝過上半年,全年賺贏去年。

國巨、華新科攻車用 營運進補(工商時報)
 

被動元件大廠超級股東會告一段落,汽車需求暢旺成為亮點,歷經多年努力,被動元件廠車用占比將從象徵性的個位數,翻一至三倍達兩位數以上,2021年對獲利產生實質挹注。國巨、華新科今年占比分別挑戰19%、10%,國巨在絕對金額拔得頭籌。

上銀爆單 營收拚雙位數成長(工商時報)
 

上銀指出,電動車、燃油汽車都會用到滾珠螺桿,尤其電動車剎車系統或轉向系統,汽車產品週期較長,一個產品週期產能動輒百萬輛起跳。上銀去年已取得IATF16949汽車品質管理系統認證,開始試量產,推估今年底到明年產量增加,預計2022年底大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