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零族群8月不淡 東陽、吉茂業績揚(工商時報)
  汽車零件業力抗晶片短缺與海運物流缺艙、缺櫃考驗,東陽 、吉茂等AM(售後維修)汽車零件族群,在歐美市場需求旺盛,以及先前遞延出貨訂單加持,8月傳統淡季營收逆勢成長。
緯創 印度建置ICT設計製造中心(工商時報)
 

緯創資通持續強化印度布局版圖,在與當地合作夥伴Optiemus infracom旗下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後,不僅是智慧手機、IoT及其它智慧裝置產品外,未來「印度製造」的產品也將逐步擴及筆電、平板、網通設備等IT硬體產品,還有EV電動汽車電子類產品。緯創亦將藉由透過強化與在地合作夥伴的結盟,加速在印度建置一作為全球ICT的設計及製造的中心。

信邦8月營收 連6月創高(工商時報)
 

電子零組件廠商信邦8月合併營收22.18億元再創高,連續6個月改寫歷史新高的紀錄,掐指一算,今年才僅僅結出8個月的營收,信邦就有7個月拿下歷史新高,足見營運成長力道之強勁。

台光電聯茂8月營收 登頂(工商時報)
 

5G時代來臨,終端產品規格升級,PCB載板層數及用料上提升,帶動上游銅箔基板(CCL)業者在高頻高速產品出貨暢旺,加上傳統電子旺季需求推升下,台光電、聯茂8月營收皆創下單月歷史新高。

為升車用產品訂單好轉 樂觀下半年營運(工商時報)
 

為升6日公布8月合併營收3.02億元,年增1.61%;前八月合併營收27.39億元,年增38.76%。為升受惠車用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產品訂單好轉,樂觀預期下半年營運表現可望優於上半年,明年營運有機會回到疫情前的水準。

淨零戰開打 電動車ETF催油門(工商時報)
 

電動車改變汽車供應鏈樣貌,全球近期接連爆出「車用晶片荒」及「電池荒」,歐洲汽車晶片供應龍頭廠意法半導體執行長2021年7月底更直指,這波車用晶片荒至少會持續到2023年。法人指出,除了車用晶片鬧荒外,動力電池是驅動電動車的心臟,隨電動車需求強烈,上游供應鏈已接連傳出鋰電池、新能源等電池荒,近來電動車大廠無不積極搶貨單,投資人可用電動車ETF掌握這波趨勢。

敏實鋁電池盒獲大單 精確吃補(工商時報)
 

精確實業受惠於母公司敏實集團積極卡位電動車發展商機,拿下德國福斯汽車集團MEB電動車平台鋁電池盒供應大單,精確業績吃補,8月營收大增逾九成、衝上1.34億元,改寫同期新高。精確配合母公司布局,赴東歐塞爾維亞與大陸湖北咸寧新設壓鑄廠,可望成為明年後的業績獲利成長動能。

迎戰晶片跨國競賽 英特爾砸950億美元在歐洲建廠(工商時報)
 

全球晶片供應吃緊,掀起跨國擴產競賽,美國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為了應戰,打算豪擲800億歐元(950億美元)在歐洲建置新廠,擴充在當地的晶片產能。

晶片荒 陸8月汽車恐減產70萬輛(工商時報)
 

馬來西亞疫情衝擊全球汽車晶片供給,汽車製造大國中國深受影響。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近日表示,晶片短缺或造成8月大陸汽車市場減產50~70萬輛,進一步影響汽車銷量,第三、四季銷售數據很可能較上年同期負增長,但全年累計銷量會高於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