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pei AMPA展 4月南港登場(工商時報)
  2022 Taipei AMPA系列展「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將於4月20日至23日在南港展覽1館實體展出,全新推出的「AMPA DigitalGo數位加值行銷服務方案」則從4月11日至24日線上展出。實體展近600家廠商使用1,200個攤位,另有150家廠商線上展示,實虛並進模式,將帶給參展廠商及參觀者煥然一新的體驗。
攻車電 強茂、朋程今年出貨旺(工商時報)
 

電動車、混合能源車市場全面崛起,在車輛搭載電源成長的同時,二極體亦呈現倍數成長動能。供應鏈傳出,強茂、朋程已成功打入電動車、混合能源車供應鏈,2022年出貨動能將有機會呈現翻倍跳增水準。

信邦元月業績站上23億 創高(工商時報)
 

信邦7日公布1月營收23.53億元、月增8.32%、年增11.44%,創單月歷史新高。2022年公司訂下五大事業均雙位數成長的目標,2022全年營運較2021年更加成長,其中看好綠能相關產品,有望擺脫去年低迷的表現,今年貢獻及占比均有顯著的成長。

汽車產業復甦 華宏出貨增(工商時報)
 

光學膜廠華宏新技去年受惠於汽車產業復甦、以及電子貨架標籤裝置增加,車載防爆膜和電子貨架標籤應用之功能膜銷售大幅成長,其中功能膜業績成長82%。華宏看好趨勢持續,今年功能膜仍有兩位數的高成長,車載防爆膜和功能塑膠材料成長動能也看旺。

拚晶片自產 歐盟推430億歐元晶片法案(工商時報)
 

歐盟周二公布430億歐元(480億美元)的「歐洲晶片法案」,鼓勵業者在歐盟設立半導體廠,目標是大幅提高歐洲晶片自製比重,以降低對亞洲與美國晶片的依賴。

同欣電揮強棒 元月營收登高(工商時報)
 

同欣電元月合併營收月增2.5%達11.4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3.5%,改寫歷年同期新高。受惠於電動車及自駕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新應用,帶動車用CIS封裝接單持續放量,法人看好同欣電第一季營收維持高檔,隨著新產能陸續開出,今年營收可望逐季創下新高。

晶片荒 日本車廠獲利倒退嚕(工商時報)
 

全球晶片持續短缺,拖累日本兩大車廠業績表現。豐田(Toyota)與本田(Honda)9日公布2021財年第三季(12月底止)財報顯示,上季淨利雖優於市場預期,但與去年同期相比雙雙下滑。豐田並以晶片短缺不確定性為由,調降本財年營收預測與2022財年產能目標。

訂單能見度看到Q2 上銀年營收獲利 目標雙位數成長(工商時報)
 

上銀歐洲、美國及日本市場需求增長,大陸市場訂單也有起色,加上去年12月歐美訂單遞延至今年1月出貨,新單及舊單效益齊發,1月合併營收淡季不淡,飆上同期新高。上銀董事長卓文恒表示,整體訂單能見度看到第二季,今年營收及獲利目標兩位數成長。

智伸科營收創高 樂看Q1營運(工商時報)
 

智伸科、鈞興-KY對第一季營運審慎樂觀,均看好今年營收有機會續創史上新高,惟9日公布1月營收呈現一冷一熱。智伸科拜汽車零組件等四大事業銷售、訂單及出貨穩定成長,加上去年12月部分訂單遞延出貨,1月營收近9.09億元,創單月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