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政府出台新能源車下鄉、購置稅減徵等提振車市政策,大陸車廠在解封後積極增產,零件拉貨動能強,更有消息傳出部分車廠可能取消8月暑休傳統趕工,中概汽車零件族群看好第三季「淡季不淡」,下半年業績可期。
7月1日起電價正式調漲,包括士電、東元、華城及中興電等機電大廠,為因應淨零減排趨勢,提前布局電動車充電樁或充電站服務,以及興建太陽能電廠、升壓站及儲能系統,或參與離岸風電等方式轉型,搶搭上新能源題材,此波台股雖重挫修正,族群股價展現抗跌力道表現突出。
泰鼎-KY4日公布6月營收11.87億元、年增8.28%,第二季營收39.71億元、年增13.7%,上半年累計營收達81.16億元、年增20.18%,均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高端精密沖壓大廠和勤精機公布6月合併營收2.72億元,月增54.3%、年增12.6%,創歷史單月新高;累計前六月合併營收13.43億元、年增4.7%,亦創同期新高。法人說,和勤下半年進入傳統旺季,加上新訂單增量加持,預期營收將逐月攀高。
大陸新能源車龍頭比亞迪上半年銷量不光較去年同期激增3.15倍,更超越特斯拉躍居全球電動車銷售冠軍,全年交車量上看160萬輛,有望成為全球首家電動車年銷量破百萬的車廠,康舒、胡連等概念股同沐喜氣。
明志科技大學綠能電池研究中心主任楊純誠博士指出,2022台灣大型集團企業開始邁出建置規模化鋰電池芯廠的腳步,面對台灣鋰電池材料缺乏、產業專業人才與研發能量不足,市場規模小的窘境,產學界應分工合作,攜手挑戰產業新局。
通膨壓力炸鍋,各項民生物資漲聲不斷!國際輪胎大廠普利司通(Bridgestone)、固特異(Goodyear)7月接力發出漲價函,宣布調漲台灣汽車胎及輕卡車胎售價,幅度最高達一成。
電動車銷售夯,汽車零件族群業績進補,和大、精確電動車零件出貨,6月營收創歷史單月新高;東陽6月營收19.43億元、年增近21%,寫近五年同期新高。東陽大陸明年新設上海、合肥廠,切入特斯拉、一汽大眾電動車供應鏈。
智伸科6月營收8.04億元,月增13.78%、年增9.91%;上半年合併營收46.28億元、年增2.71%,雙雙改寫同期新高。隨大陸官方又祭出優惠措施,智伸科預期,醫療、電子兩事業訂單增長,第三季有望優於2021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