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仍在 汽車板廠看旺Q3(工商時報)
 

汽車供應鏈雖然持續受到晶片短缺的干擾,但汽車板廠普遍仍看好燃油車、電動車需求依舊在,第三季訂單狀況亦較第二季來得好,預期將有不錯的貢獻。

敦泰 打進歐系車廠供應鏈(工商時報)
 

驅動IC廠敦泰衝刺車用電子市場有成,再度傳出成功打進歐系知名車廠供應鏈。法人預期,敦泰應用在車用整合觸控暨驅動IC(IDC)上半年出貨已經超越去年全年,下半年出貨有望持續衝高。

凱銳光電 H1營收獲利締佳績(工商時報)
 

凱銳光電2010年進軍車用顯示器市場,2015年起陸續打入歐系、日系車廠供應鏈,去年營收獲利更是繳出漂亮成績單,110年營收29.88億元,每股盈餘4.23元。

上銀打入大陸電巴供應鏈(工商時報)
 

上銀集團旗下上銀、大銀攜手參加24日登場的台北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因應ESG永續趨勢,展出智慧滾珠螺桿、半導體自動化解決方案,搶攻電動車及半導體等產業商機。上銀車用滾珠螺桿打入大陸電動巴士供應鏈,明年底起大量出貨給歐系汽車零件一階供應商。

時碩全年營收獲利衝高(工商時報)
 

時碩上半年獲利創同期新高,不受地緣政治風險、通膨、疫情及大陸限電等因素影響,預期汽車需求仍在、工業應用持續成長,布局電動車、新能源車等,未來將跨足軍工產業,下半年營運審慎樂觀,全年拚營收及獲利創新高。

中芯H1營收增5成 獲利減速(工商時報)
 

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26日公布上半年財報,期間營收年增逾5成,但淨利潤增速較此前大幅收斂。且中芯無懼當前半導體不景氣,宣布砸75億美元於天津再建一座12吋廠,提供28奈米以上成熟製程服務,加劇晶圓加工市場競爭。

滿足特斯拉電池需求 Panasonic擬在美增建新廠(工商時報)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日本電子大廠Panasonic計劃斥資40億美元在美國再建一座電動車電池工廠,目的在於提高產能並滿足電動車巨擘特斯拉(Tesla)等客戶不斷增長的電池需求。

旺季首見 被動元件減產消庫存(工商時報)
 

終端需求持續疲弱,為加速庫存調節,被動元件廠相繼減產因應,不單上半年滿載的日系大廠不再產能全開,產線自第三季起降載,國巨、禾伸堂也跟進傳出標準品本季減產10個百分點,被動元件廠首開旺季減產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