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 前三季賺贏去年全年(工商時報)
  和大受惠於後疫情時代訂單成長,加上3月起漲價效益遞延顯現,及新台幣重貶產生匯兌利益助攻,推升第三季EPS達1.17元,改寫近16季新高紀錄,累計前三季EPS達1.94元,賺贏去年全年。
聯電看後市 明年Q2觸底回升(工商時報)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受惠於產能滿載及新台幣貶值,第三季合併營收753.92億元續創歷史新高,第四季因客戶進行庫存去化而減少投片,預期產能利用率將出現下滑,明年第一季有機會觸底並在第二季回升。

載板、HDI、軟板撐腰 PCB廠全年產值估成長(工商時報)
 

第二季台灣PCB製造在IC載板、HDI的支撐下,產值2,107億、年增15.6%,為連續四個季度單季產值保持2千億規模,但展望下半年,大環境利空依舊、市場變數仍多,傳統電子業旺季不旺,不過PCB在載板、HDI、軟板等支撐下,第三季及全年產值應可望保持成長。

聚積攻車用 打入陸廠供應鏈(工商時報)
 

法人預期,雖然聚積短期將受到消費性庫存調整影響營運,不過由於車用市場開始掀起導入mini LED螢幕商機,明年消費性市場回溫及車用需求續旺,聚積明年營運有望重回成長軌道。

陸資攻車用mini LED有成(工商時報)
 

大陸隆利科技17日公告,擬與德國博世集團(Bosch)簽署採購合約,隆利將於2025年至2033年間供應Bosch車載mini LED背光顯示產品,合約金額高達4.21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34.72億元(30.72億人民幣)。

時碩 力保Q4營收10億以上(工商時報)
 

時碩第三季合併營收首度突破13億元,創單季新高,美國升息致使家戶可支配所得減少,影響終端消費者購買消費財或永久財意願,大陸二十大後,經濟成長充滿變數,第四季審慎因應,期待維持今年前三季每季平均營收水準,全年營收及獲利挑戰史上新高。

致伸 Q3、前三季獲利登頂(工商時報)
 

致伸表示,第三季升息與疲弱的消費者信心反應在疲弱的PC/筆電/電競等產品的需求,但致伸受惠於車載和B2B相機和新產品與應用,帶動視覺影像的強勁需求。此外聲學產品由於零組件缺料造成先前產品出貨遞延已漸漸減緩,專業聲學業務成長,也對第三季度營收有所貢獻。

昕群品質優 獲歐盟ETA認證(工商時報)
 

昕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南台灣專業螺絲外銷製造及貿易商,為提升國際市占率,近年來除了持續在產品的技術精進之外,更採更高機動性與多元化生產因應。在十多年經營期間除獨家開發的鑽尾螺絲陸續拿到日本JIS扣件工業規格認證外,汽車扣件最高品質TS16949認證取得外,今年則成功取得輸出歐盟市場的入門票ETA認證,證明昕群在業界的製造技術和品質,堅若磐石。

訂單旺 富強鑫今年營收戰高(工商時報)
 

塑膠射出成型機廠富強鑫受惠於切入大陸比亞迪及美國特斯拉電動車設備供應鏈,前三季合併營收創同期新高,加上9月底參加台北國際塑橡膠工業展接單多有斬獲,目前汽車零件業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第二季,民生用品業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第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