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CC供應商競相投入車用MLCC,根據市調單位的預測,2023年前五大車用MLCC廠合計拿下全球97%的產能市占率,隨著國巨合併基美、帶入車用訂單,國巨車用產能市占率彎道超車太陽誘電,可望以14%市占將太陽誘電踢出全球前三,新的產能市占率排名也打破過去日商壟斷的情況。
士電布局綠能、電動車事業有成,成市場追捧標的,轉投資行綠能接獲美國能源商9,000支電動車超級充電樁總計20億元大單,士電今年預計出貨千支,業績進補,且因應明後年訂單需求,規劃在新竹電裝廠新增設產線。
2023年第一季度市場淡季,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增速放緩,在此影響下動力電池需求下滑,上游原材料價格出現集體下跌,此也使鋰離子電池成本壓力稍獲緩解。
華德動能採用的鋰電池為日本電池生產大廠AESC在日本生產製造,並依循「聯合國UN38.3:鋰電池運輸安全測試規範」與「日本產業標準JIS C 8715-2:工業用二次鋰電池安全測試規範」進行電池芯安全測試,確保電池芯安全性。同款電池並已配置於全球超過65萬輛電動載具上,迄今並無任何電池起火事故。
近期電池級碳酸鋰價下跌,再加上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推出「鋰礦返利」影響下,陸港鋰電池股幾乎持續全線下挫,港股贛鋒鋰業七連跌,比亞迪五連跌,寧德時代20日收盤小幅回升0.06%,但是過去五個交易日累計下跌逾10%。市場擔憂,業內恐將掀起一場價格戰。
時碩航太零件出貨持續上升,但礙於半導體及自行車等工業應用產品客戶還在去化庫存,公司對今年第一季營運保守看待,預期第二季起營運好轉,下半年營運優於上半年,營收成長動能來自半導體、航太零件及汽車零件需求增長。
新疆公共資源交易網近日公告,新疆若羌縣瓦石峽南鋰礦勘查區塊,以高達人民幣(下同)60.88億元的價格拍賣成功。該價格是起拍價的384倍,外界發現,是由大陸電池巨頭寧德時代等多家上市企業聯手,以天價搶下鋰礦。
台達電公布2022年稅後淨利新台幣326.66億元,年增21.9%,每股盈餘為12.58元,創下歷史新高,董事會也決議擬配發9.84元現金股利,另外也決議發行不超過500億元公司債或永續發展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