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零廠 Q1營收亮眼(工商時報)
  疫後全球車用零件市場恢復正常,汽車零件廠首季營收亮眼,其中LED車燈雙雄麗清及聯嘉前三月營收皆改寫同期新高,最大零件廠東陽在北美需求暢旺挹注下,3月營收金額重回20億元大關,第一季營收亦創近五年同期新高。
TAIPEI AMPA三展聯手 830家廠商齊聚 搶攻全球商機(工商時報)
  2023年「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TAIPEI AMPA)」、「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AUTOTRONICS TAIPEI)」及「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2035 E-Mobility Taiwan)」,於4月12日至15日在南港展覽1館三展首次同期展出,為國際汽機車產業年度盛會。
華城電能 奪麥拉崙充電樁訂單(工商時報)
 

華城電能與超跑廠麥拉崙達成長期合作協議,今年先幫台灣5家麥拉崙經銷據點各建1支歐規電動車充電樁,為日後導入麥拉崙純電動車款來台銷售暖身。華城電能同時也參與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站標案,預估明後年有機會轉盈獲利。

南晃集團 邁向全系列綠色摩擦材(工商時報)
 

以專業製造摩擦材料產品享譽國際的南晃集團,今年仍大陣仗參展4月12日登場的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Taipei AMPA)展,將展出該集團緊密研發的高科技、高附加價值與無污染問題的綠色摩擦材,由於該集團發現客戶針對綠色摩擦材下單有大幅上升的趨勢,因此將加快研發升級腳步邁向全系列摩擦材皆為綠色產品,全力滿足OEM、OES、AM市場客戶對環保產品的需求。

迎接新訂單 和大加速海內外擴產(工商時報)
 
和大表示,隨著國境解封,全球客戶陸續恢復蒞廠商務拜訪,並帶來新商機及展望,除原有客戶產品外,2023年也將有新客戶與新項目接續量產投入,整體電動車傳動領域的市占率仍將持續增加,進而帶動營收持續成長
胡連不畏雜音 看旺車用需求(工商時報)
 

胡連3月營收6.04億元、月增19.73%、年增33.98%,累計第一季營收達16.16億元、年增21.51%。儘管大環境雜音頻傳,對於汽車需求多少有些影響,但胡連仍逆勢繳出成長,展望2023年,公司看好汽車、新能源車長線需求依舊在,對於今年營運展望不看淡。

汽車金融雙雄 和潤、裕融Q1營收登頂(工商時報)
 

隨汽車市場交易活絡,汽車金融雙雄和潤3月營收23.21億元再創單月新高,年增29.04%,單月營收已連續六個月站穩20億元大關;裕融3月營收34.55億元、年增23.73%,同樣改寫單月紀錄,且在業外挹注下,自結單季稅後純益17.91億元,亦創單季獲利新高。

東培TPI軸承 致力成為綠色供應鏈(工商時報)
 

面對ESG及淨零碳排等全球趨勢與倡議,TAIPEI AMPA 2023掌握新時代產業趨勢、佈建切入全球綠色供應鏈,展覽將展現汽機車供應鏈在零部件設計與製造方面所做的重大變革,以迎接電池和電動汽車世代的來臨。東培TPI軸承以「具有不斷提升的核心技術能力、少量多樣及彈性製造的優勢」備受國內各大機車廠、電動機車、汽車產業及自行車產業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