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電動車銷量創高 Tesla市占反降(工商時報)
  汽車市場研究機構考克斯(Cox Automotive)12日發布最新報告顯示,美國今年第三季電動車銷量首度突破30萬輛,創下歷史新高,同時電動車龍頭大廠特斯拉市占率不增反減、降至歷史新低。同期間,它在美國市占率從第二季的59%降至50%,勉強守住半壁江山。至於特斯拉去年同期在美市占則為64%。
供豐田電池 LG新能源獲大單(工商時報
  韓國電池大廠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近日宣布與日本豐田汽車(Toyota)簽署十年電池供應協議,自2025年起將提供鋰電池給後者在美生產的電動車使用。此為LG新能源歷來規模最大的電池訂單,LG新能源將投資30億美元於美國密西根州霍蘭(Holland)工廠,以專門生產線為豐田肯塔基州工廠供應電池。
中鋼車用鋼 搶攻輕量化商機(工商時報)
  今年全球經濟景氣低迷,但汽車產業卻表現亮眼,為了搶食這塊大餅,各大車廠積極投入車體輕量化發展,近期中鋼成功研製開發第三代先進高強度汽車用鋼980TT,抗拉強度甚至超越核動力潛艇用鋼等級,而且鋼材伸長率亦超過20%,延展性是同等級傳統鋼材的1.3倍,有效解決過去高強度汽車用鋼所面臨的不易加工問題。
NACS陣營再+1 豐田2025採用(工商時報)
  日本汽車巨擘豐田(Toyota)宣布與特斯拉達成協議,預計自2025年起將採用「北美充電標準」(NACS)技術。繼日產(Nissan)、本田(Honda)之後,第三家加入特斯拉充電技術陣營的日本車廠。如今又獲得豐田這家全球汽車銷售龍頭大廠的支持,顯示這項特斯拉主導的充電技術聲勢愈來愈浩大,壓過對手技術「組合充電系統」(CCS),朝向業界標準技術前進。
日攜歐美 訂電動車補貼新規 (工商時報
  中國在電動車產業的強勢崛起讓美歐日寢食難安。繼9月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啟動反補貼調查後,24日傳出,日本將攜手歐美共同制定電動車、半導體等領域的補貼標準,最快今年內討論。面對中國電動車來勢洶洶,美歐日也不得不祭出補貼戰術。
美充電樁出貨 士電下站攻日本 (工商時報
  士電攜手起而行,搶攻美國電動車充電樁市場開始出貨,下一站計畫進軍日本。起而行接獲美國充電樁市場大單,原規劃年底前出貨400支350KW快充充電樁,因客戶改變設計,今年出貨下修至100支,明年出貨維持1,000支,3年累積出貨2,000支的大單不變。
旺季+匯兌利多 堤維西、帝寶發光 (工商時報)
  受惠於疫後大解封,駕駛汽車出遊需求量大增,加上北美地區進入傳統AM(售後維修)零件旺季,外界看好汽車維修的零件採購量增,國內AM車燈廠堤維西、帝寶可望受惠,兩公司8月營收寫下亮眼佳績,加上第3季淡季不淡、新台幣近期走貶優勢下,隨著步入傳統旺季,法人看好AM車燈廠後續業績將持續發酵。
帝寶、賓士專利權訴訟 逆轉 (工商時報)
  纏訟近六年的帝寶工業與德商賓士集團侵害專利權案,帝寶在一、二審連續吞敗後,帝寶24日收到台灣最高法院三審判決書通知,因認定二審判決確實有違誤,故二審判決廢棄,再發回台灣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審理,為帝寶帶來「反敗為勝」的契機。
上半年不如預期+供應鏈去化庫存 車載面板 全年出貨冷颼颼 (工商時報)
  全球經濟疲弱影響車市,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統計,上半年車載面板不如預期,前裝車載面板出貨輛約8,734萬片,僅小增0.6%,預期全年車載面板出貨約1.8億片、年增率僅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