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群練AI 精進加工品質 (工商時報)
台灣廠商過去習於單打獨鬥,這次透過加入「AI風火輪專案」一起來打群架,進而參加及學習由產學界所建置的AI訓練模型,期待能持續精進我們的加工品質、降低成本與提升營運效率,以利我們在國際市場搶單,為台灣經濟繁榮做出貢獻。
CAPA認證 搶進北美AM市場利器 (工商時報)
國內汽車零件廠隨疫後業績普遍回升,AM(售後維修)汽車零件市場更因美國車險公司State Farm全面使用AM件賠付,而帶來重大結構性轉變利多,其中東陽塑膠件及鈑金件合計取得CAPA(美國合格汽車零件協會)認證數高達逾6,800件,更成為助攻公司獲利連續創高利器。
五年內成長7倍 第三方充電營運商 競爭白熱化 (工商時報)
隨電動車市場擴大,第三方充電營運商市場競爭同樣白熱化,統計至去年底已有22家充電營運商,相較於2019年的三家,短短不到五年時間成長7倍。各充電營運商積極布點搶市,今年包括特爾電力、EVOASIS、U-POWER等業者都已宣示,快充站點突破百個的目標。
加速轉型升級 台商鎖定數位經濟 (工商時報)
大陸經濟遭遇逆風、兩岸關係僵局未解、美中貿易戰升溫等因素,均讓大陸台商經營備感壓力。台商指出,面對高度「內卷」的大陸市場,必須加速著手產業轉型升級,可鎖定大陸近年來積極推動的數位經濟產業,抓住這波商機。
巧新 今年出貨挑戰80萬顆 (工商時報)
汽車鍛造輪圈廠巧新第二季將由興櫃轉上市,接受專訪時表示,公司共服務30個車廠客戶、42個品牌,去年共生產鍛造輪圈70萬顆,今年出貨將挑戰80萬顆目標。另巧新將運用「母雞帶小雞」概念,整合台灣其他同業發展策略聯盟,以期擴大營運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