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7月業績慘 直探五年新低 法人卻樂觀8月營收將回溫?(工商時報)
中鋼7月營收為243.91億元,跌破單月250億元大關,創下近五年單月新低紀錄。不過近期亞洲鋼市出現回溫跡象,大陸寶鋼11日開盤產品每噸上漲人民幣200~300元,中鋼預計本周開盤也可望調漲,法人樂觀8月起營收將逐月回溫。
需求增溫 麗清、聯嘉營收回穩 (工商時報)
LED車燈模組廠商7月營收回穩,麗清7月營收與上月持平、年減11.81%,受惠智能化、輕量化、差異化車燈設計趨勢,接單穩健;聯嘉擺脫連兩個月衰退陰霾,7月營收4.74億元、年增7.71%,累計前七月營收重返成長軌道。
汽零廠訂單回溫 後市蓄勢衝 (工商時報)
汽車零件廠歷經上半年匯損及美國關稅不確定性等雙重利空後,營運逐步回穩,汽車傳動系統零件廠和大、倉佑業績聯袂提振,和大7月營收月增13.5%,為近三個月營收高點;倉佑更因美國市場需求增溫,7月營收較去年同期轉正成長7.5%;汽零龍頭廠東陽也預告8月訂單見回溫。
皇田赴印度設廠 Q4投產 (工商時報)
汽車窗簾廠皇田深化全球布局,4日宣布攜手印度汽車零件大廠Samvardhana Motherson International Limited(Motherson),將於印度浦那(Pune)設立生產據點,初期先設一條年產能約40萬pcs的側窗生產線,預計第四季正式投產,搶攻快速成長的印度汽車市場。
國產車拉警報 汽零廠保優勢 (工商時報)
美國正式拍板對台灣關稅暫定20%,但汽車與零組件隸屬於232條款的範疇,現行仍維持25%稅率,對等關稅敲定目前影響不大。汽車零件業者認為,無論未來232條款正式稅率如何訂定,對台灣汽車零件業影響均屬有限,且與主要競爭對手的大陸高達75%的稅負相比,台廠仍具競爭優勢。
台灣對等關稅掀牌!稅率20%自8月7日生效 (光商時報)
台美談判落幕,台灣對等關稅稅率20%,總統指出,這只是暫時性稅率,「20%從一開始就不是台灣談判目標。」最終總結會議還沒有進行。台美雙方後續將就供應鏈合作及232條款相關議題一併磋商,爭取對我產業的利益不至受到很大衝擊。